阅读历史

第 121 章(1 / 2)

作品:[红楼]娶妻如玉|作者:朱大概|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7-27|字数:6283字

沈越怕沈学士不高兴, 可这天下却有人不怕沈学士不高兴, 甚至愿意看到沈学士不高兴!那个人不用问都知道, 就是当今!

皇子们尝到了上次去沈越庄子上的甜头,怎么也不肯放过这次机会, 又如那次去庄子上一样,一起去找上了当今,想着让当今金口玉言压一下沈学士,不要从中做梗, 让沈越的印书馆能顺利建起。

当今现在对这几个儿子又满意了几分:沈越不经意间已经发掘出了皇子们各自的长处,当今让他们听政入部也就可以各有侧重:三皇子去了国子监、五皇子则去了吏部、六皇子去了户部、七皇子去了工部(就是与顾尚书还不大合适, 当今却也没想过要给他换地方),八皇子去了太仆寺, 九皇子去的则是礼部。

唯一让当今遗憾的是几个儿子就没有一个好兵的,好在四皇子天天看上去挺严肃, 应该能镇得住那些兵油子,就让他给塞到了兵部,听暗卫说为了四皇子的差事, 二皇子又砸了一回书房。

当今只当个乐子听, 现在从三皇子到九皇子都有了差事,身为长子的大皇子与二皇子一样没有分到部中, 可是大皇子都能甘之如饴, 直接砸了书房的二皇子, 在当今心里的评价, 可不就是又下去一成?

本来他让两个大些的儿子不入部, 就是想看看两人的心性,还要看看悟性,不想没等着试悟性呢,心性就很看得出高低了:

大皇子虽然没入部,可是与兄弟们之间似乎有些默契,不管他问到除了二皇子以外的哪位皇子,都能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可是二皇子却先是倨傲,后来却隐隐露出对入部皇子的拉拢与巴结之意,让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当今不时摇头。

蠢货!当今给二皇子只有这么一个评价。

不过蠢货自有蠢货的用处,可以磨练一下儿子们的忍耐力与应对能力。当今不会如他的父亲一样,还让二皇子有接触兵权或是养私兵的机会,不会让他有动乱的资本,他的存在意义,当今都已经替他想好了,那就是给别的儿子一个参照,一个看不清时机与形式会落到什么境地的参照。

现在做参照的蠢货没来,当今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也知道二皇子与沈越的不对付,可是大皇子也没有来,就让他有些不解了:“这事你们与老大商量过没有?”

三皇子等人就面面相觑起来,今天他们去找沈越是临时起意,并没有和大皇子商量,怎么父皇要有此一问?当今见他们不答话,面上就有些阴沉:“兄弟齐心才能其利断金,那沈家原来如何?不过是沈学士偏执,便落得人人看笑话的下场,你们也要步沈家的后尘吗?”

他们来就是为了请当今压制一下沈学士,让他不要从中做梗的,又怎么想步沈家的后尘?为长的三皇子不得不回答当今的话:“因大哥时时要居中调度,所以我们怕大哥分心,所以没有打扰大哥。”

居中调度?当今听了觉得好笑,什么时候他这些早已经有了小心思的儿子们,竟认可了由老大居中调度?他们知道不知道默认了老大居中调度的权利,对他们自己是什么样的后果?

是了,上次这几个不成器的东西去过沈越的庄子之后,沈越给他们分别留下了题目,最后就是由着老大对这些兄弟监督检查。

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他们就认可了老大有监督他们的权力?他们知不知道把监督的权力交到老大的手里,对他们自己意味着什么?当今不由的打量起自己的儿子来,难道这几个也如老二一样是蠢的?

当今怎么看自己的儿子们,也不象是蠢的不知数,那就说明了一点,上次老大监督检查的结果,他们兄弟是认同的,觉得老大是没有偏私的。如此也好,当今的心竟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一个得到了兄弟们认可的、公正的监督者,会让权利的交接更加平稳。

难道,这就是沈越所追求的制衡?那他这次要建印书馆,是不是又有别的深意?怎么这一次就没有老大的参与呢?

想太多的当今,直接把几个儿子都赶出了养心殿,让他们自己去与大皇子商量出个章程再来找自己。至于三皇子问他是不是要请二皇子一起商量,则被他一句:“自己看着办”给堵了回去。

沈越不知道皇子们并没有放弃入股的想法,他每天要做的,是用正楷将沈太师生前的书稿誊抄一份,以备将来雕刻之用——既然要借用沈太师的名头,那印书馆印的第一本文稿,自然应该是沈太师的遗作。出于对老人家的尊重,沈越决定这印刷的字,由他自己一笔笔抄写出来。

这一整理誊抄,沈越等于又重温了一回沈太师的思路历程,也重走了一回沈太师的为官之路,更重现了沈太师的为官之道。

“老太爷心思之细,对人心拿捏之准,真是让人望尘莫及。”沈越向一边帮他整理书稿的黛玉感叹了一声。

黛玉这几日一直陪着沈越在书房,替他做着前期的分类工作,为了方便,着的是窄袖,现在正捧着沈太师的诗稿在看,露出纤细的皓腕,让沈越觉得自己应该握上一握。

听沈越感叹完,黛玉也是灿然一笑:“我只服老太爷诗中的大气与智慧。人人都觉得为官之人做不来好诗,可是老太爷之诗,尽去官场气,又不矫做归隐之态,读之令人脱俗。”

沈越向她不满的道:“说好了替我整理,我书都快抄完了,你那里只管捧着诗稿看,快把明日要抄的给我理出来。”

黛玉这才惊觉自己又看入迷忘了正事,不好意思的向沈越告饶:“蔼哥哥儿这几日实在辛苦了,不如明日歇一日?”

这样的软语相求,直接让沈越的笔势一顿,他稳了一下心神,把手中的字写完了,才又抬头向着黛玉道:“早和你说了,现在这些太过繁杂,等着印出来再看多省事?你非得要现在就看,还想不想早些把书印出来?”

黛玉被他说得红了脸:“你那印书馆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哪儿那么容易就印出来。”

“傻丫头,”沈越笑她:“你也不想一想,不把老太爷的先印出来,哪儿好意思再印你的?何况我还想着给你的诗配上画儿,那不也得些日子?所以咱们还是赶早的好。”要不让双喜去杨柳青挖人做什么。

黛玉这才无话,随着他又整理了起来。

那头三皇子等人到底不好越过二皇子,想请他一起去与大皇子商量。谁料二皇子听说是沈越的事儿,直接就给拒了,还拿出兄长的款来教训三皇子等人:

“你们都已到各部听政,就该把心思用到替父皇分忧上,怎么还跟着沈越胡闹?他那不过是打着文雅的旗号,行铜臭的勾当,倒值得你们七八个皇子替他一个下臣操心。”

三皇子本想反驳,却一笑忍下来:“即是二哥没兴趣,那我们去问问大哥参不参一股。”说完带着几兄弟一起离了二皇子的书房。

二皇子面沉如水的看着还在晃动的门帘,似乎能从这门帘之间瞪出沈越的影子,再好好啐他一口。

“二皇子急燥了。”一个干瘪的声音从内室传了过来,那人也出了内室,是个身形与声音一样是干瘪的中年人。

二皇子看着来了,神情并没有多少改变:“穆先生此言何意?”

被称为穆先生的中年人,似乎没发现二皇子神情间的不耐烦,瘦削的脸上硬挤出一丝笑容来:“听闻几位皇子与大皇子相处得都不错,二皇子何不和光同尘些,也与兄弟们同进退?”

二皇子不满的道:“当日劝我鹤立鸡群的是你,现在要我和光同尘的也是你,如此反复多变,让父皇如何看待于我?”

你那叫鹤立鸡群?穆先生强忍着心里的嘲讽,脸上的笑一成不变:“此一时彼一时,那时是小的没摸透圣人的心思,圣人自己经了夺嫡之乱,想看的是皇子们兄弟同心。现在即已知道,自然要变一变。”

“兄弟同心。”二皇子不屑的念了一句:“那也要看与谁做兄弟!我平日对这几个小的也算忍让,甚至还得不时附和他们的话,可是他们谁又把我这个做二哥的放在心上了?让我怎么与他们兄弟同心?”

穆先生让他说得也是一呆,有心想劝他平日即想拉拢别人,就别把姿态摆得那样高。附和别人说话的时候,也别总让人看出这附和的牵强。可是这位二爷,却不是那么听劝的,穆先生不由得在心里问自己,这从龙之功,真的能成吗?

可是自己已经进了二皇子府,想脱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好仍劝二皇子:“所谓心诚则灵,又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二皇子只要多与几位皇子相处,让他们感受到二皇子的赤诚,假以时日必可使皇子们对二皇子心折。”

许是那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让二皇子听入了耳,他沉思了一会儿,才叫人去打听一下几位皇子是不是都去了大皇子府。在此期间还与穆先生好好的聊了一会儿天,展望了一下美好的未来,就被派去打听的人带回的消息重新激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