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113 章(1 / 2)

作品:[红楼]娶妻如玉|作者:朱大概|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7-27|字数:6556字

沈越得了黛玉提的几处意见, 也就不多留, 告诉皇长孙最迟三日自己便可将描红本子交给他, 才兴头头的回学士府做他的监工。

他原来住的院子划做新房,刘氏被沈学士允许, 可以替沈越操持亲事的时候,便让沈越移到书房去住,好腾出地方让人收拾。等着沈学士与林如海商量好了, 再次不管沈越亲事的筹备之后, 沈越就找到刘氏,说是太爷只说不许自己用府中的人手,却没说不能雇府里的人手。

要是从外头找人还得重新接手, 不如他自己给那些收拾房子的人工钱得了。刘氏也是看着他长大的,沈越又一向是体贴的性子, 对他的心比自己的儿子也不差什么。现在听他说得可怜,也不说收他的银子, 想等着沈学士真问起来的时候, 自己再用沈越的话搪塞。

不想沈学士直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刘氏没担这个名,连问也不问一句。刘氏还能看不出沈学士是有意考验沈越?只吩咐那些做活的人勤谨当差, 听二爷的话,面上做撒手不管之态。

沈越干脆让人用粗蓝布做了帏幔, 把他那个院子都给围了起来, 还告诉工匠们, 除了他自己, 府里的主子们都不让进去看。沈信与沈超被沈学士告诫过,对他行事不好奇。可沈任不放心长子一个人折腾,还想进去看看进度,让人拦了两次,也不再管他的破事,还告诉房氏不许问一声。

明面上人人说不管,实际上哪个长辈不暗中让贴近的人打听着?听说那院子年前就能收拾完,都暗暗松了一口气。又想着院子虽然收拾出来了,房里的摆设也不能太过随便,过年时长辈们又都赏了些好东西给沈越,兄弟们不仅没有争竞之意,还都拒收沈越给出的红包,大有替沈越攒老婆本的意思。

慎儿还小,不知道这是大家换个名头补贴二叔,见沈越只得了些东西,没有人给他红包,也把自己得的金锞子都抱到沈越面前:“二叔收拾院子要用钱,这个给你。”

大家都在一起守岁,人人要看沈越有没有这个脸儿收孩子的金锞子。不想沈越还真的收了起来,笑眯眯向慎哥儿道:“好孩子,你是个有眼光的,知道将银子投到二叔这里能赚大钱。等着二叔让人称一称,算你一股。”

谁也不知道沈越所说的算一股是怎么回事,沈学士看次子并没有制止沈越胡说八道的意思,只好自己做恶人:“好好的孩子,与他说什么银钱,没得让他汲汲于利。”

老爷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呀,您老吃的穿的用的,哪样不得是用银子换来的?何况自己要分给慎哥儿的股份,可是能让他一辈子衣食无忧,有底气视金钱如粪土的东西!

让沈越有这么大的底气的,正是早在三年多前就被他派到南海沿子找橡胶的林立,在半个多月前给他送来了橡胶的成品!

有了这个东西,沈越相信自己哪怕只占小小的一股,都能从此再不为银子烦恼,而黛玉再出行的话,那颠簸之苦也可以再次减轻。

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沈越站起身领过沈学士的教训,等沈学士再想不出新词,才在老人家的默许之下坐定,再看沉默的沈超一眼。

沈超对沈越的能力有着迷一亲的自信,直接让自己的儿子向沈越道谢,把个沈学士气得生生别开眼,不肖子孙,真是两个不肖子孙。

沈越觉得沈学士估计是到了更年期,也不管他态度好还是不好,当今一开笔之后就重新泡回了工部的试验场。不仅林如海与沈学士觉得不对,就是当今也让人悄悄去看过沈越试验的东西,听人报说地东西黑乎乎的,除了气味不大好闻之外,没看出什么稀奇之处,只知道应该还是马车上用的。当今知道沈越是不铜陵成效不上报的性子,只好等着他亲自揭开谜底。

有事儿在前头赶着,这日子就过得飞快,二月十二展眼就到。皇后本想在宫中给黛玉办及笈之礼,又怕女孩家一生只此一次的成人之日,参加的人被宫规束缚了不能尽兴,打消了这个念头。只命大皇子妃到那日早些去给贾敏帮忙,好生替她妹子操持。

这礼物也早早赏了下来,皆是有一无二的精品,见过的人无不咋舌,知道这林家姑娘虽是义女,却深得皇后宠爱。

皇后亲赏了及笈礼,皇子妃们岂能不到?二皇子妃虽到得晚了些,可五个妯娌一个不缺。大皇子妃更是以半个主人的姿态,替贾敏招呼客人,显得格外亲近。人家算是黛玉的正牌嫂子,别人再多的腹诽也只能忍下,看着大皇子妃春风得意。

“林侯夫人,按说这小沈大人也该有礼物送来,怎么竟此时还没见到?”大皇子妃见三代沈家婆媳四人高坐客位,悄悄的向贾敏问道。虽然这定了亲的男女不好见面,可一般在女孩及笈之礼上,男子都会送上些礼物,表示对女孩的看重。沈家女眷倒是人人都有礼物,可这沈越没有东西送过来,也不大象样子。

贾敏有些无奈的向大皇子妃道:“他还能等到这个时候才送来?等会儿玉儿出来皇子妃就看见了。”

那就是说沈越的礼物不光送来了,黛玉还会随身带出来,大皇子妃不由掩口一笑,还真有些期待想看看,自己儿子口里严厉的师兄,会送什么样的礼物呢。

王熙凤羡慕的看着与贾敏说笑的大皇子妃,曾几何时,她也替贾敏待过客,也这样亲密的说笑过。可是京中一场动乱,让两家的情谊不复存在,只留下了面子情。

王熙凤心中发苦,面上还得维持得体的笑容,向坐在自己身边的迎春道:“可惜你嫁得早了些,要不此时还能到林妹妹房里说话,不用和我在这里空坐。”

迎春是前年嫁与房氏那个表兄家的侄子,日子虽没将军府看上去富贵,可内里丈夫为人体贴,婆婆又好相处,让迎春整个人的气质与在将军府做姑娘时大不相同。听王熙凤说完,她只回以温柔一笑:“平日也不好总回府走动,正好与嫂子说说话。老爷、太太身子可安康,老太太还好吗?”

自己这个小姑子什么性子,王熙凤还是知道的。听她问府中之事,便点头道:“老爷现在给茂哥儿开蒙呢,太太每日照顾他们爷两个,你哥哥又日日上衙,谁也顾不上理我。要我说你有时间也多回府走动走动,省得我一个人无聊。老太太那里,还是那样吧。”

迎春微微红了脸:“我婆婆说我现在身子还不稳当,不许我多出门呢。若不是今日是林妹妹及笈,我也过不来。”

王熙凤惊的嘴张了老大,半天才合上:“你也太大胆了,很不该在意这些虚礼才是。你与林妹妹好了一场,她知道了也要埋怨你不以自己身子为重。几个月了?”

迎春的脸就更红一点:“其实也过了三个月了,不过是我婆婆说我自小身子亏了些,其实没有什么大事。嫂子也知道,我这亲事若不是姑母,还不知道怎样。林妹妹今日及笈,我怎么能不过来。”

王熙凤了然点头,林家对迎春可算仁至义尽,不仅替她找了个好夫婿,还替迎春准备了不菲的添妆,让迎春在夫家争足了脸面。这样的大恩,迎春不顾自己的身子来观礼,应当,实在应当。

知道感恩的人,总是让人心生亲近——能对别人感恩,也就不怕自己的善意落入空处。王熙凤心里长叹一声,自己夫妻当日就是不知感恩,才让姑母寒了心。

好在自己后来对迎春也算尽心,王熙凤心中暗道一声侥幸:当日她只是不愿意家中管家权落到王夫人手里,才在进宫哭临时,不得不将管家权交到迎春手里。

等发现迎春并不擅做威福,也就给了她更多的信任,哭临结束之后,管家还也带着迎春,一来二去姑嫂两个越来越相得,王熙凤才为着迎春的亲事求到了贾敏面前。

正是当初的一点儿善念,让迎春嫁人之后,不至连基本的管家都不会,给了她婆家人一个惊喜,让迎春顺利的在婆家站稳了脚。就算迎春的公公只是四品知府,可一旦回京,总能在哪部做个郎中甚至侍郎,这样茂哥儿将来也能多一份助力。

唉,王熙凤想到这儿也不得不叹一声,若是自己府上与林家仍旧情谊不断,哪儿用得着如此算计?可惜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只盼着姑母能看到自己真心悔过的份上,原谅了二爷,不求仍如前一样步步扶持,也别如现在一样不闻不问。

思量间,屋子里一下子静了下来,就见黛玉在两名赞者的扶持之下,莲步轻款,来到了正堂之上。一束阳光正从窗外照进室内,似乎知道今日黛玉是今日的主角一样,将她婀娜的身影都拢在光束之中。

黛玉的小脸带着淡淡的笑意,双鬟髻梳得光可鉴人,玉面上光彩莹莹,双耳边各有一丝白金垂下,坠了一个水滴样的物件,那物倒不甚大,只可小指甲大小,可在阳光之下却华彩四散,不管坐在哪个位置的人,都给耀得要眨一眨眼。

这样的宝石,见过的人没有几个,五位皇子妃,正是见识过的人!皇后娘娘似乎便有这样的饰物,不过好象并不是耳坠,而是嵌于金凤钗之上。难道?四位皇子妃的目光,都注视向了大皇子妃。

做为皇后嫡亲的儿媳妇,大皇子妃也是见过皇后戴那凤钗的,也知道皇后凤钗上那块宝石,比起黛玉耳边的两个要大上一倍不止,光彩却不如黛玉耳边的两个夺目。

大家都打量着黛玉的耳坠子,倒没发现及笈礼第一礼已经开始:此次黛玉及笈礼,正宾竟是皇后娘娘的嫂子,承恩公夫人!

就见承恩公夫人面带慈和,口内轻轻诵道:“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然后替黛玉除了双鬟髻,轻梳后挽做流云髻,再将赞者奉上的五尾凤钗插于流云髻上,起身回座。

李自珍身为赞者,替黛玉扶钗后,扶黛玉起身,诸观礼的夫人姑娘们齐向黛玉做贺,黛玉还礼后由张婉扶着回东房,李自珍到承恩公夫人前接过襦裙,到东房换好后,黛玉再次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黛玉第一次出现,大家被她耳边的光彩吸引,没注意那采衣,这次再出来,人人都留意到了襦裙的与众不同:黛玉身上的襦衣,不同与大家平日所着直筒筒没个腰身,而是略收了腰线,越显得黛玉身姿袅娜。

襦裙上头是满绣百鸟,那鸟神态各异,齐展双翅飞舞,形态各异惟妙惟肖,却不显杂乱只见活泼。如此衣裙映了明晃晃的耳坠子,配上黛玉出水芙蓉般的玉面,就是女子也看直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