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76 章(1 / 2)

作品:[红楼]娶妻如玉|作者:朱大概|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7-27|字数:6825字

宽哥儿的声音很宏亮, 屋子里的人都听的一清二楚。大家的目光就都停在了红头胀脸的贾宝玉身上, 然后看向黛玉, 想听听她是如何应对的。

按说黛玉是家中嫡长女,性子最该宽厚不过。偏自知事以来, 就有一个沈越处处宽容、时时维护,倒让她也有些小脾气,不似一般人家嫡长女一般处处要为兄弟妹子牺牲了自己的喜好。

现在听宽哥儿说贾宝玉不想理自己, 本来也觉得贾宝玉有些熟悉心生亲近的黛玉, 把那亲近都打入了九宵云外,向着宽哥儿笑道:

“兄弟姐妹们也有是否合眼缘一说。即是我不入表哥的法眼,少见便是。何况表兄已经七岁了吧,也就见这一次, 下次便该避讳了。”说完自己倒起身向着贾宝玉行了一礼, 算是全了礼数。然后把眼一别,就要与迎春说话, 再不肯看那贾宝玉一眼。

“妹妹千万别信表弟胡说, 我并没有。”贾宝玉自来没被人如此明显的嫌弃过, 有些语无伦次地道:“我见了表妹只觉得亲近,恨不得天天在一处才好呢,怎么会不想理妹妹?”

听他说自己弟弟胡说,黛玉已经一脸愠色, 再听到什么天天在一处的话, 更是把眉毛都要拧在一起了, 本不待再理贾宝玉, 此时也忍不得了:“表哥还请慎言。你我男女有别,怎么能天天在一处?”又向着一直没说话的贾母道:“还请老太太给黛玉做主。”

贾敏已经站了起来:“老太太,这屋里烦闷的很,我带着孩子们出去走走。”王熙凤忙上前请她归坐,自己向着贾宝玉道:“宝兄弟,你一向最知礼的,怎么不明白这样的话说出去于女孩的名节有碍?还不快向林妹妹赔礼,向姑母请罪?”

贾母听到贾敏又要带孩子离开,这让有心与贾敏修好的她不得不表示公允,再是偏疼贾宝玉也要喝斥他:“说别人胡说,你才是胡说,还不快给你姑母赔礼。”说着又给王夫人使眼色,让她出面弹压贾宝玉。

王夫人心里这个气呀:一气贾宝玉不自爱,一个牙尖嘴利的小丫头竟然还想亲近,说什么天天在一处,那置自己的外甥女于何地?人家母女可都当面听到了,自己一会儿还得找机会向妹子解释。

二气宽哥儿小小年纪太能挑事,怎么就处处与自己的儿子做对?少说一句难道别个会把他当哑巴?可见生子肖母,贾敏不讨喜,她生的儿子一样可厌。

三气黛玉与贾敏太不留情面,竟然当面指责自己的儿子无礼。宝玉可是衔玉而生有大造化的人,就这么让林家母子三个给嫌弃了?

王夫人不能忍、不想忍、不愿忍!可是贾母就在上头坐着呢,刚才贾宝玉那句话又简直可以称为调戏,王夫人不忍也得先向贾敏赔这上不是:

“姑奶奶快别生气。宝玉这孩子一向口没遮拦,是得好生教训一下。只看在今日是老太太好日子的份上,姑奶奶原谅他这一回,等晚上我定请老爷好生教训他。”

若不是想着今日是贾母的寿辰,贾敏早连话都不说就领着孩子们走了,怎么会只是避出屋子了事?现在听王夫人又拿贾母寿辰说事,不由冷笑一声:“是呀,若不是老太太的好日子,我也不敢登门。罢了,人也见过了,想必外头官客也不少,宝玉也该随着招待客人了。”我不走可以,你儿子必须走。

贾母一向视宝玉如命,见宝玉听到贾敏的话小脸都白了,心疼的不得了:“外头人多杂乱,宝玉从来不惯和那些人往来。”

贾敏想不明白自己母亲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看了王熙凤一眼还是站起身来,向着黛玉姐弟道:“走,我带你们去花园看看。”

王熙凤这次再不劝她,向迎春道:“妹妹陪着姑母去吧。”迎春也不多言,听话地随着贾敏母女出门,惜春也如一个小尾巴一样跟着走了。贾母指着王熙凤不知道该说什么:贾敏的意思再明白不过,王熙凤先头也不是没劝,可是从自己到王夫人没一个给贾敏一个交待,可让王熙凤怎么再劝?

“也不知道厨房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我去看看别有什么遗露。”王熙凤不等贾母想好说词,指着宴席之事也出了门,留下愣呆呆的贾宝玉和贾母与王氏姐妹相对发呆。

宽哥儿回府后向沈越抱怨:“哥哥还说那个贾宝玉会摔玉,我等了半天也没见他摔。他那玉可真是摔不坏?可惜没让他试试。”

那是你没给他摔的机会好不好?沈越不知道是该夸宽哥儿办事得力还是该骂他太过急燥。不过贾宝玉摔玉也好,不摔玉也罢,有了他今日的话,估计将军府两房不分家、贾政一家不搬出去,贾敏再也不会让黛玉去将军府了。

这就是沈越想要的结果,他觉的自己可以把心思多往那四个林家族人身上用一用。用沈信的话来说,这四人的水平这科是必中的,那日后不管何处为官,都要承沈家与林如海一份情,可以做他日后行走官场的一份助力。

没错,就算嘴里还有不情愿,沈越已经认命,知道自己往后还是得向着官场而行,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了。试想当年沈学士同科之人,除了已经去世的,还有几个被人提起?可见官场便如大浪淘沙,能如沈学士这样轻松站到岸上的,少之又少。

可沈越觉得自己也不是没有一搏之力。

国子监的课业现在对他来说很轻松,都是林如海教授过的,正可以做温习之用。林如海留给他的课业算是大头,再加上沈学士布置给沈超的功课他也要做一份。

沈越只能拿出前世应付考试的办法,自己悄悄把林如海、沈学士出题规律摸索个八九不离十,然后把以往的文章掐头去尾改头换面,加上一些自己新的体会,就又是一篇新文章。

这样密集地做文章,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林如海还是沈学士,包括将来沈越可能面对的考官,出的题目都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几百上千年考下来,里头的内容大部分都已经出过。每次拿到题目,沈越都有熟悉之感。

前人的文章沈越也翻看了不少,现在已经到了只要拿到题目,不出两刻他就能找到破题的思路,然后脑袋里会出现前人文章的内容,然后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见解,不出一个时辰已经写的花团锦簇。

至于可能出现的格式不合,忌讳不避等考生常犯错误,沈越会告诉担心的人想的太多了。就林如海与沈学士两个老狐狸,平日说话的时候不知道给他与沈超下了多少套子,他们但有所失,那就不是加一篇两篇功课的事儿——人家两人有志一同的祭出抄写大法,不管错多错少,凡错的地方就给我抄上一百遍!

沈越可以把抄写当成练字,沈超就没有他那个耐性,每每写的欲哭无泪,自此再不敢犯同样的错误。

就是林家的四个考生也从中受益匪浅,沈越与沈超两个接四人出考场的时候,见他们虽然面如土色,神情倒还平静,没人现出懊悔之色,便知答的应该还不错。

贡院前却不是问考的好不好的时候,沈超做主直接将人送回他们住的宅子,然后由早请在家中的大夫给挨个号了脉,再看着四人吃了点粥便倒头大睡,才相跟着上车往自家报信。

“考秀才真没这样辛苦?”沈超让刚才四人的情形吓着了,以前只是听说,那四人刚出考场的情况他可是亲眼得见。

“大哥,考进士一共九日,考童生却是五场。再说府试、院试与县试之间都有几个月的时间,你还可利用这个时间再读书。”沈越觉若他是沈学士,现在就可以判定沈超的考验失败——这孩子现在天天患得患失,快被他自己给吓傻了。

沈超就如没听到沈越的话一样,嘴里还念念有词:“五场,不能洗澡,吃不上热饭,若是过了秋闱就是九日,还是不能洗澡、吃不上热饭。再过了还有春闱,还是……”说到这里认真地看沈越一眼,叫着他的小名儿问:“蔼哥儿,你说咱们为什么非得科举?”

大哥呀,你是我亲大哥。沈越要给这位跪了,不是说八九岁的时候就随着沈信办事了吗?就算进了上书房做皇子伴读,可伴读们之间也有勾心斗角吧?怎么这位越学越回去了呢?

沈越没好气地道:“因为咱们姓沈,你我都是各房的长子。”

沈超重重地靠到了车厢之上,向着沈越有气无力道:“你说,咱们两个当初怎么那么着急,非得早出生那么几年?”

这是是自己能控制的?沈越不说话,他从来到这世上就开始操心,已经操成习惯,早没了沈超这样的牢骚,由着沈超唠叨了自己一路。

好在沈超的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等林家四人的成绩出来之时,他又生龙活虎地带着小厮们抢着去看榜了。那四人考的都不错,俱是二甲之列不说,还有一人更在五魁之中,让老太太宅子外头的鞭炮响了又响。

沈超拉着沈越感叹:“等三年之后就是咱们两人了。”

沈越也不问他怎么忽然就有了信心,只管将来贺喜的人让进宅子。贾敏带着儿女早早过来坐镇,就是为了替这四人张罗待客之事。听着报喜的一起接一起,也喜的向黛玉道:“如此林家也算起来了,就是将来宽哥儿也可借些力。”

黛玉跟着笑道:“只盼着这几位叔叔、哥哥不忘本才好。”

不是黛玉世侩了,而是这世的她读的书多而杂,很是看过一些亲族之间反目成仇的例子。现在不得不提醒贾敏,人的心性是会变的。

贾敏则是别样的心思:“有老爷在,有沈家老爷在,这些人怎么会轻易忘本?”现在他们选不选的上官还在林如海与沈尚书一念之间,就是十年之内他们能不能起的来,也要看林沈两家的态度。

黛玉听了若有所思:“所以沈大哥与蔼哥哥要用心读书?”这样才能保沈家不至青黄不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