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 70 章(1 / 2)

作品:[红楼]娶妻如玉|作者:朱大概|分类:幻想奇缘|更新:2021-07-27|字数:6294字

等到贾敏养好身子, 已经是六七天以后了。这次对她的打击着实不小, 就算人已经可以走动, 看上去却是风一吹要倒的样子。李太医又来府里一趟,告诉林如海这是将病激发出来的后遗症, 只好后期好好调养就无碍,又重新给调换了药方。

就算人人都劝贾敏不急,她还是不肯失了礼数:“本该早几日就去给老太太请安, 因我的身子不争气耽误到现在, 再不能误了。”让人去赶紧给学士府下了拜帖,言明自己明日会带着黛玉姐弟拜见。

早早用过饭后,贾敏再将黛玉姐弟两个的打扮又看过,觉得没有什么需要不妥之处, 问古嬷嬷道:“沈家此时也该用过早饭了吧?”

古嬷嬷笑道:“那边老爷、大爷都要上衙,自然与咱们家里作息差不多。只是现在过去还是早了些,太太正好带着姑娘公子花园里走一遭消消食。”

黛玉上前拉了贾敏的手:“蔼哥哥把花园收拾得齐整着呢, 太太还没工夫转过,不如去看看?”

贾敏含笑让她坐下:“自家的花园急什么,若是一走动回来还要重新收拾头脸,倒费工夫。”

古嬷嬷忙道:“是老奴想差了。”

贾敏笑道:“不过是我自己心下不定, 与你何干。嬷嬷太过谨慎了。”古嬷嬷只是一笑,不再多言。

贾敏便问黛玉:“你可准备了送长辈的礼物?老太太、太太都千里迢迢还想着给你过生辰, 也该尽个孝心才好。”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准备倒是准备了, 只不大好呢。”让雪雁把捧着的东西递给贾敏。

揭开上头盖的袱子, 托盘上是三张帕子, 颜色虽然不一,贾敏认得都是相同的料子:江南织造最新出的素软缎。看此贾敏已经先点头:“这缎光滑,用来做帕子也相宜。”说着拿起一条来细看。

帕子四下里勾了边,针角并不很细密,好在很是平整。中间并未绣花,只在下角处有丛萱草花,虽只稀疏几枝,却也枝叶有致。看到这丛花,贾敏便知是黛玉自己起的稿子,笑道:“你倒是会偷懒。”

黛玉不好意思地笑笑:“都说不给太太看,看了就要笑我。”

古嬷嬷上前替黛玉解释道:“姑娘画稿子就画了几次,也是费了心的。”贾敏有些无奈地看看这个嬷嬷,算了,这本就是沈家的人,只盼着她去了沈家的时侯也如此说词才好。

整个沈家从主子到下人,都知道今天登门拜访的人,很得沈越看重。为此沈太太特意对大管家娘子吩咐:“让那些小丫头们稳重些,不许对着主子品头论足,不许无事到主子跟前晃荡。”

管家娘子赔笑道:“别说是小丫头们,就是老奴也好奇着呢,咱们家二公子那样的人品,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姑娘,让公子这样体贴。”

沈太太脸上也是笑意:“你是可以见的。虽说还小呢,可那一脸的灵气,一身的书香,真真不愧是越儿先生教导出来的姑娘。我都恨不得现在那孩子就在我眼前,哎,就是不好留在家里住一阵子。”

因此贾敏下了软轿就发现,不光是刘氏在二门处等着,就是沈太太也扶着丫头的手对着自己微笑——贾敏自是不认识沈太太,可居移体养移气,一个人的打扮可以变,气度却不那么容易改的。

何况沈太太今日为表郑重,穿戴得十分体面,与刘氏站在一起,年岁一分,贾敏还能不知道是谁?

“怎么敢劳动您亲迎,”贾敏远远就福下身去:“可是折杀晚辈了。”又向黛玉与宽哥儿道:“快给太太请安。”

刘氏已经上前扶起贾敏:“太太等不得要见你,要谢你这些年对越儿的照顾这才走动两步,你何必客气。”

贾敏比刘氏还长了七八岁,见她说话平和语气温柔,先替沈越松了口气,笑道:“不瞒大奶奶说,外人只看到我们夫妻对越儿好,却不知内里这孩子心多细,行事多体贴。”

此时沈太太受过黛玉与宽哥儿的礼,向着刘氏笑骂一句:“明知道老太太等不及,还只管在这风口里与林太太说话。若是吹着了玉儿,一会儿老太太责罚你,别想我替你求情。”

黛玉刚要带着宽哥儿给刘氏请安问好,沈太太已经一手一个拉着要走。刘氏听了忙向内延请贾敏:“林太太请。我们太太只是说得厉害,一会儿不等老太太发话,就替我先遮过去了。”说完见沈太太一手牵了黛玉,一手牵了宽哥儿,向沈太太笑道:“太太也太心急了些,好歹让我看看玉儿再走。”

贾敏本来有些紧张的心情,被刘氏插浑打科地消了不少,见宽哥儿不时看向自己,悄悄向他点了点头。宽哥儿就专心回答起沈太太的问话。终究也没几句话问到他,沈太太的眼睛可是一直看向黛玉呢。

晚晖院在学士府最深处,这一路走来路程不近,沈太太边向黛玉与宽哥儿介绍着两边景致,边暗中观察自己的小孙媳妇。

孩子也是精心打扮过的,因沈家老太爷老太太年岁高了,所以黛玉今日穿了大红百蝶穿花锦袄,内着浅粉笼烟交领,衬得脸色红润。她刚刚留头,小小的两个包包头边,各绕一串甲盖大的珍珠,与耳边垂下的珠子交相辉映。

谁说这孩子身子弱来着?沈太太自己在心里把说这话的人骂了两句。今日原备了软轿,因沈太太亲迎,又想着多与黛玉说话,便一路慢慢走来。走了这么长时间,黛玉脸上滴汗不见,说话气息平稳,足见不是那弱不禁风的。

再听黛玉谈吐有致、说话声音虽然低柔却自有一股江南吴侬软语的恬淡,沈太太巴不得这条路再长一点。

路总是有尽头的,晚晖院已经近在眼前,一个小小的孩子踮着脚不耐烦地向着这边看,见人来了哒哒哒地跑过来:“太太,太太。”一脸好奇地望向黛玉与宽哥儿。

沈太太好笑地看着谚哥儿:“你怎么也出来了?”

谚哥儿理直气壮道:“等嫂子。我比哥哥小,要尊敬嫂子,不能在屋子里等嫂子来见。”

沈太太悄眼去看黛玉,发现黛玉的小脸更红了些,脸上却没有不好意思生气的神色,开口向着谚哥儿问道:“是谚哥儿吧?我比你大,要叫姐姐。”

谚哥儿不愿意了:“大哥明明说是嫂子。”

宽哥儿一步迈到谚哥儿面前,把小胸脯一挺:“是姐姐。姐姐比你年纪大,就要叫姐姐。成了亲的才能叫嫂子。”

谚哥儿没受过这种待遇,有些不知所措地看向沈太太。刘氏忍笑向着谚哥儿道:“不得无礼,还不快给林太太见礼。”

贾敏正与古嬷嬷打眉眼官司,感情黛玉是知道自己与沈越定亲的吧,难道她那日说的话只是为了挤兑沈越?倒把自己这两个大人都骗过了。现在听到刘氏喝斥谚哥儿,自己上前一步:“这个是谚哥儿吧?倒比宽哥儿小两个月,正好一处玩。”

谚哥儿与宽哥儿对视一眼,双双把头别开。大人们要去拜见沈老太太,顾不得替他们断官司,分宾主先后进门,留下廊上的丫头们挤眉弄眼。

沈老太太早就在高坐正位,见贾敏母子进来也起了身:“我老了,没去迎你,别怪我托大吧。”

贾敏带着黛玉与宽哥儿拜了下去:“姑祖母精神旺健就是我们做晚辈的福气,若是姑祖母去迎晚辈,那才是折了晚辈的福呢。”

丫头上前扶了贾敏,逊谢一番后分宾主落坐,老太太便向黛玉与宽哥儿招手:“来,到老太太跟前儿来。”两个孩子乖巧地走上前去,行动间大方得体,全无扭捏之态。

老太太爱得把两个都搂到怀里:“两个都是好的,我都不知道该夸哪一个。若从私心论,自然是玉儿更好些。”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这下子等老太太放人,谚哥儿就凑到宽哥儿跟前安慰他:“你别生老太太的气,我们家里都喜欢女孩,老太太早烦咱们男的了。”

小孩子还控制不好自己的音量,自以为小声的话早让别人都听见了,又引得众人笑了一阵子,才好好说起话来。贾敏亲自将礼单晋献:“本该早就来拜见老太太,可我自己身子不争气,拖到了今日,还请老太太、太太别怪我怠慢。”

丫头将礼单送到老太太手中,老人家只打开扫了一眼,便道:“你太客气了。如海那次来我就与他说过,你们有你们的难处,咱们都是一家人,不必讲这些虚礼。”说完笑向黛玉道:“我还有好东西留给你呢,可惜让越儿给霸去了。”

说完让人把送黛玉姐弟的表礼拿上来。贾敏见给黛玉的竟然是一整套的红宝石头面,上头的红宝石个个指肚大小,火彩闪烁不定,替黛玉推辞道:“她才刚留头,哪儿用得上这个。”

老太太笑道:“你别担心,将来超儿那里我还有呢。别看我私房不多,给重孙媳妇的东西还预备了两件。”

刘氏摆手让丫头们上前替黛玉收了,笑向贾敏道:“我们老太太早算计好了,此时略送出去一点儿,将来换一个孝敬的曾孙媳妇,日日站在那里给她老人家养眼,陪她老人家说话,让老人家多笑几回,好有精神看玄孙。”

老太太听了大喜:“正是这么说。”又怕说多了让黛玉不自在,看刘氏一眼。黛玉身后的古嬷嬷便捧了托盘上来,黛玉自己上前轻声道:“没别的谢老太太疼爱,自己做了帕子,请老太太别嫌弃。”

老太太笑眯眯接过,先夸选的料子好,又见到那丛萱草花:“这是你自己起的稿子?外头没见有这样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