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卷锦绣江山 第五百三十七章 都柏林大起义 (中)(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180字

想通了这一点的瓦莱拉以极大的热情握住了林锋的手:“谢谢您,中国的将军,我的朋友。等到未来的爱尔兰政府成立之后,我将晋升您为爱尔兰共和国的上将!”

说完他示威似的看了一眼维帕尔,发现维帕尔气得老脸通红,瓦莱拉禁不住心里产生了一丝莫名的快感。

林锋啼笑皆非地摇了摇头,什么“未来的爱尔兰政府”,什么“爱尔兰的上将”,起义才刚刚开始而已,是否胜利还存在着很大的变数,这些人居然已经为了权利而争斗起来,等将来一起真正胜利了,这些被权利蒙蔽了双眼的人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他将目光投向了科林斯,发现这个年轻人还没有陷入到权利的旋涡中去,而是深深皱起了眉头,显然科林斯也不赞成瓦莱拉和维帕尔的做法。

正在几个人勾心斗角的时候,英国军营后方忽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接着在英国人的后方枪声响成了一片。

林锋立刻知道是司马炎带领的突袭部队得手了,趁着这个机会他摆脱了瓦莱拉和维帕尔,和科林斯匆匆赶到了前线。

军营的爆炸让英国人乱成了一团,他们大叫大嚷着在军营里来回奔逃,军官们竭力让他们镇静下来,但是这些才入伍没有多久的士兵显然失去了主张,不再听军官的话。

见此良机,林锋大声叫道:“英国人乱了,所有人跟我冲锋!”

“爱尔兰独立万岁!”科林斯大叫一声,第一个带头向敌人的军营冲去,在他的后面,林锋微笑着看着这个年轻的爱尔兰共和军的统帅,他欣赏这样有勇气的人。

“爱尔兰独立万岁!”所有参与战斗的爱尔兰人齐声发出呐喊,象潮水一样跳出掩体,蜂拥向英国人的军营。

“抵抗!抵抗!”波比中校快要气疯了,他想不到从哪出来的爆炸。让他更加想不到的是对面那么爱尔兰的人意志竟然那样顽强,几个小时的战斗非但没有把他们打垮,反而让越来越多的爱尔兰人加入到了战斗之中。

但似乎没有谁再理会这个中校的命令,英国新兵们象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窜,人群将波比中校推倒在了地上,到处乱踏的脚险些把波比中校活活踩死。

好容易死里逃生的波比中校痛苦地捂着胸口来到了冯克上校的面前,他的两根肋骨在乱兵活生生地踩断了:“上校,看样子是不行的了。我们的士兵完全乱了套,爱尔兰人人数太多,几乎全都柏林的人都参加到了反对我们的队伍之中。为了您的安全着想,我恳请您赶快退出这个该死的地方,尽快离开都柏林,重新组织起力量进行反攻!”等波比中校说完这几句话,他已经因为疼痛而满头大汗。

冯克上校冷冷的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在侧耳听着什么,波比中校好奇地和他一起听着,这时他听到在军营外面爱尔兰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个高音喇叭,一个声音洪亮的人正在通过高音喇叭向军营传达着消息:

“被英国人强行征召入伍的爱尔兰士兵们,独立的日子已经来到!不要再为英国人卖命了,不要再将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

我是‘爱尔兰共和军’总司令科林斯上校,现在我以爱尔兰独立运动武装总司令的名义命令你们所有人,把枪口对准你们身边的每一个英国人,让他们缴械或者死亡!

这是光荣的时刻,是全爱尔兰最骄傲自豪的时刻!胜利就在面前,爱尔兰的独立就在面前,士兵们,爱尔兰的士兵们,你们还在等待着什么!”

“真是富有激情的讲话啊!”在这个时候冯克上校居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科林斯上校,虽然这是他自己封的上校,但显然这个人完全有资格担任这样的职务。波比,为什么我们没有早点发现这样的人才?”

波比中校根本不知道上校在那说些什么,在他看来不管对面的是个什么样的人,都没有逃生来得重要,他急切而又焦虑地说道:“上校,不要再研究这些了,现在想的是如何离开这个鬼地方才对,请立刻跟我走吧,上校!”

冯克上校看了他一眼,微微摇了摇头:“中校,要走你先走吧。上级给我的命令是管理好这个军营,在没有得到撤退的命令前,我是绝对不会走的!”

看到上校说的如此坚决,波比中校稍稍犹豫了下,终于跺了跺脚,狠狠心离开了上校的身旁,带着几个警卫冲出了军营。

但是仿佛命中注定波比中校的悲惨命运,他和几个警卫才冲出军营,立刻就遭到了爱尔兰人的阻截,在奋力抵抗了一阵之后,波比中校和他的警卫终于寡不敌众,全部死在了爱尔兰人的刺刀之下。

而此时在军营里,爱尔兰的士兵都纷纷停下了脚步,他们被喇叭中传出的声音震动到了心灵。是啊,自己明明是爱尔兰人,可为什么要和英国人象狗一样逃跑呢?为什么不能掉转枪口,为了爱尔兰的独立而战斗呢?

英国在爱尔兰的殖民统治时期,长期在爱尔兰强行征兵,完全顾忌爱尔兰人的感受。尤其在英国本土遭受到战争威胁的时候,英国政府在丘吉尔的建议下,通过了《爱尔兰征兵法案》,企图在1917年底从爱尔兰征召兵源80万人。对于只有300多万人口的爱尔兰来说,这样的征兵法案被通过,简直是致命性的。这意味着超过70%的爱尔兰青壮年人口都要被英国送上一个完全陌生的战场,去为了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战争流血牺牲,而在战后更加不知道有多少爱尔兰家庭会因此而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