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卷锦绣江山 第四百五十三章 威烈夏金诺攻防战 (五)(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136字

“骷髅师的损失情况怎么样?”张作霖亲自倒了杯水递给了林天龙:“我看你们来回冲击俄军阵地是最起劲的,你前后换了两辆坦克,别给我弄出个重大损失来!”

林天龙自负地说道:“我的师您尽管放心好了,前后只损失了五辆坦克,被击毁坦克的小伙子们个个都是好样的,没有一个当俘虏的。”

张作霖叹息着说道:“这些阵亡将士的忠骨在战后一定要想办法找到,咱们不能让英雄在牺牲后忠魂还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

王春龙点了点:“是的,司令。明天我准备集中起两个师的兵力,老丁那同样组织两个师,在左右两翼同时对俄军阵地发起攻击。争取在明天天黑前攻陷要塞的正面防线,并在那稳定住一个十到十五公里的阵地,用于向要塞核心阵地发起总攻。”

“可以。”张作霖同意了这一作战计划:“骷髅师再增加20辆坦克协同攻击,务必要做到一战成功,但还是要避免重大伤亡,要打聪明仗,不要和去敌人打消耗。”

在威烈夏金诺要塞的正面防线,华西列夫斯基象是预感到了中国军队即将在第二天对那发起最凶猛的攻击,火速向那紧急增援了三万五千名士兵,此时在要塞正面防线上的俄国士兵已经达到了十万人之多,华西列夫斯基决心以尸体阻塞住中国人前进的道路。

希望得到增援的想法已经正在渐渐破灭,朱可夫的中西伯利亚军团到昨天和要塞彻底失去了所有联系,期望朱可夫的救援已成为不可能的梦想。要塞三十五万的俄军,将独立面对中国军队的强大进攻。

要塞能否守住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到俄罗斯的生死存亡,沙皇尼古拉二世和军部以每天十数封的电报询问着战场的情况,并尽全力组织了一批军火和补给送到了要塞。他们已经做到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要塞能不能守住只有上帝才知道了。

6月7日上午,六万中国士兵以开战以来最强大的配置向威烈夏金诺正面防线发起了强攻。在此之前整整两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和飞机轰炸,让防线内的俄军死伤了数千人,本来残破的阵地更加显得形同虚设。但没有人会再去关心这个了,俄国人现在已经漠视了生死,麻木了战场上的硝烟和死亡,他们完全变成了一群战争机器,只懂得机械的冲上阵地,机械地扣动扳机,然后机械地死去。

这些本该还学校里读书的青年,为了一个并不值得他们如此的沙皇和一个腐朽的国家在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他们的悲哀,还是俄国的悲哀?

中国士兵又上来,那些最让俄国人感到愤怒和害怕的坦克依然冲在了最前面,他们傲慢地碾过俄军阵地,用机枪射杀着无从躲避的俄国人,然后象在自家后院散布一样来回巡视走动。

这些俄国士兵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们在同血肉之躯抵挡着钢铁机器,一个个抱着炸药包的俄国士兵还没有冲到坦克面前就倒在了机枪的扫射之下;一个个拿着步枪向坦克射击的俄国士兵绝望的被坦克的履带碾压而过。

阵地上的俄军士兵尽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在阻挡着潮水一样冲上来的中国人,后备力量几乎全部投入到了战场,十万俄军和六万中国士兵就在这块不大的战场上进行着血腥拼杀。

上午10时整,一个营的中国军队冲进了俄军阵地,但随即遭到了几千俄军的猛烈反扑,在坚守了半小时后被迫撤了下来。10时30分,两个步兵连组成的部队再次冲进一块并不大的俄军阵地,这次中国士兵没有让努力白费。两个连硬是抵挡住住了俄国一个团的反扑,让自己象个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了阵地上,并一直坚持到了增援部队上来为止,从而巩固了这块来之不易的阵地。

以次为突破口,王春龙陆续向此增援,到中午11时30分,这个小小的突破口上的中国军队已经达到了两个团之多。

时近中午的时候,搏杀了半天的双方士兵完全忘记了饥饿和疲劳,他们象是不在这里分出个输赢出来就绝不罢休一样。

十万俄军在中国军队的不断打击之下不断减员,而中国军队开始以那个突破口为基地向俄军纵身发展,不管取得了新的落脚点。

威烈夏金诺要塞的正面防御阵地正在一寸寸的被中国人撕开,虽然俄国士兵和战斗才开始时一样勇敢,但他们已经无法再阻止中国军队的前进步伐,整个阵地被中国人突破只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到了下午一点,丁伟的45军也在左翼战线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歼灭了俄军一个整旅,并顺势往内线推进了两公里。接着在1点30的时候,在和俄军的反攻部队四个团进行了一小时的激烈战斗后,彻底击溃了这股敌人。

中国军队在这里的优势已经无法动摇,绝望的俄国人拼凑起了一支四万人的强大部队,向左右两翼的中国军队展开的自杀式的攻击。在中国人轻重机枪、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组织起的交叉火力下,四万的俄军以成百上千的速度在迅速减少。

战场上尸横遍野,鲜血在这里汇集成了一条小河,人的性命在这里一文不值,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杀人或者被杀。

终于,俄军的四万人在阵亡了一大半后,放弃了重新夺回阵地的希望。

.中国军队的四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开始合围俄军,这样的场面已经失去了战斗的意义,完全成为了猎人在射杀失去力量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