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五卷锦绣江山 第四百四十六章 水资源研究所(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181字

中国在迪亚巴克尔战役取得大胜,联军在战场上同时失去了几位高级指挥官和大量军队,残存的近四十万的军队已呈群龙无首的局面,被歼灭已经只是早晚的事情。

1917年5月10号开始,中土军队在奥斯曼帝国展开全线反击,从迪亚巴克尔到伊斯坦布尔,到处都是中土士兵在不断地发起反攻,虽然联军新任指挥英国人瓦伦中将也勉强组织起了几次防御,但都很快被中土军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冲垮。

协约国军队被赶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

但进入到五月初的时候,在中国一个偏远的城市,却险些酿成了一起惨祸。

在这座小城市外的郊区,几年前帝国政府就在这里建起了一座对外号称“水资源研究所”的神秘实验室,其保安规模之严格令人砸舌,内外的安保工作全部由党卫军精锐部队负责。更加让人觉得其神秘的是,党卫军内部调查署的署长陶自强自从实验室建成后,每个月的月初都会亲自驾临这里,一呆就是几天,从里到外总会经过最严格的检查之后才会离开。这些也算了,最使小城居民感到好奇的,试验室的研究人员有时偶尔进城,身边也总会站着几个荷枪实弹的党卫军军官。

流言不断的在小城传开,有人说那里其实是个专门研究把铁变成黄金的地方,有人说那里根本就是个巨大的金库,藏着帝国所有的宝藏,所谓的研究工作都是个幌子。

对于金钱的贪婪和对流言的深信不疑,曾经有一些不法分子纠集在一起,企图强行冲击研究所,抢夺里面的宝藏。但刚等他们越过设立的警告标志,还没有接近研究所,里面就响起了激烈的枪声,甚至在此之前没有一点的警告,其火力之猛一点也不逊色于正规军,居然在战斗中还用上了迫击炮。上百名不法分子在强大火力的打击下,没有一个人能逃跑的,全部为自己的贪婪而付出的惨重的代价。

当天亮的时候,响了一夜的枪声这才停止。胆战心惊的小城居民悄悄地溜出城外,躲在研究出远远的地方观看,却发现那些平时很威风的小城警察现在居然在那乖乖的搬运尸体,而研究所周围起码又紧急增援上来了一个排的武装党卫队。

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靠近那个地方,研究所或许将永远成为人们心中一个不解的谜团。

其实只有研究所的核心人员,和帝国政府的最高级官员才知道,这个所谓的“水资源研究所”,这些年来研究的是一种建立在爱因斯坦教授理论基础上上午,被元首命名为“原子弹”的神秘而且恐怖的大规模杀伤武器。

这项被称为“原始人计划”的研究工程,由爱因斯坦教授亲自担任组长,集中了大量中国各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和已经取得中国国籍的外国科学家共同完成。

最初这个计划是由帝国元首李国勇向爱因斯坦提出的,在元首的启发下,这个伟大的科学家认为经过核裂变完全可以制造出威力巨大的新型炸弹。而这位在历史上一贯反对战争的教授,不知道听信了元首什么蛊惑的话,认为这种炸弹一旦研制成功,完全可以提前结束战争,早日使世界恢复和平。因此爱因斯坦教授以巨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了对原子武器的研究之中。

在帝国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基础上,实验室首先成功提炼出了超过200升的重水,原子弹一项最重要、也是必须的物质被成功解决。加上大中华联邦内丰富的铀矿资源,让原子弹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接着在1916年中旬,帝国在撒哈拉大沙漠试爆第一颗原子弹成功,随后帝国军队封锁了试爆点方圆几百公里,不得任何人畜接近,对外的解释是中国地质探测队在此发现了大量军事上需要的矿石,这样的封锁一直持续了两年才结束。

而负责实验室安全保密的工作就落到了陶自强身上,这位忠心耿耿的党卫军上将,对于领袖的命令在执行度上从来没有半点折扣,甚至在妻子临盆的当天他也依然出现在了实验室中。

这两年和这个恐怖的实验室接触得多了,陶自强对原子弹的一些理论也都基本知道了些,他现在对帝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没有半点怀疑,只要在每个敌对国家都扔下一两颗这样的巨型炸弹,那么什么样的抵抗都可以结束了。

“陶将军,你又来了,怎么样,孩子出生没有?”一个叫马龙的年轻物理学家看到陶自强向他走了过来,问道。

陶自强对这些科学家向来是很重视的,他微微点了点头,从总是板着的脸上脸上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快了,算上临产期,不是明天就是后天。”

“那你现在还要来。”马龙有些责怪地说道

“和你们比我就算不了什么了。”陶自强认真地说道:“你们都几年没有回家去过了,我好歹还能经常见到老婆。”

马龙笑了出来,正想说点什么,忽然意外情况发生了。马龙当时正在用螺丝刀拨动滑轨上两块小于临界质量的铀做着试验,一个不小心螺丝刀掉落到了地上,当螺丝刀掉到地下后, 两块铀一下子滑到了一起,重量超过了临界质量,并发出了蓝色的闪光。这表明这块大于临界质量的铀在中子的作用下,链式反应已经开始,瞬间将引发核爆炸。如果再捡起地上的螺丝刀以拨开两块铀已经来不及了,但如不立即将两块铀分开,一场意外的核灾难将在所难免,也许附近几十公里、上百公里的地方都将会被夷为平地。(这在真实历史上是加拿大科学家斯罗达博士的事迹,蜘蛛引用了下。)

年轻的科学家被这情况吓坏了,一时间无法做出任何的反应。但一边的陶自强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着实验室的进展,他很明白即将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陶自强没有任何的犹豫,他一步冲到了前面,用自己的双手硬生生扳开了两块连在一起的铀,一场可怕的核事故被避免了……

……

南京,元首府。

这段时候前线捷报连连,李国勇的心情非常舒畅,帝国的军队在各线战场势如破竹,其威不可阻挡,一切都在向着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尤其是原子弹的研究从理论上已经可以用于实战,这种领先于这个时代几十年武器的出现,让李国勇开始不再那么担心美国参战的问题,他随时可以让这个拥有巨大战争潜力的国家品尝到核武器威力。

“领袖,您的紧急电报!”一名党卫军上校走了进来,将一封电报交给了元首。

李国勇打开了电报,才看了一眼,脸色立刻大变,电报上写道:

“水资源研究所出现重大事故,陶自强将军不顾生命安危,奋力排除险情,现生命垂危,以现有医疗条件无法救治,将军恐不久于人世,然其念念不忘见元首一面!此电报十万紧急!”

李国勇的双手哆嗦了起来,核事故一旦出现,哪怕几十年以后也是无法救治的灾难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