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卷帝国威武 第三百七十章 彼得格勒(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115字

一直在研究着军事地图的蒋百里说道:“我们在外蒙古方向驻扎了20万军队,一旦对俄罗斯动手,则首先由外蒙地区出兵,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而横贯西伯利亚的铁路俄罗斯一旦不能有效控制,不仅俄罗斯侵占中国的海参威、库页岛等亚洲东海岸和太平洋西北不能持续占领,西西伯利亚甚至于中西伯利亚等地也不能保全;失去太平洋入口后,俄罗斯在战争时将被处于封锁之中,失去了深远的国土,俄罗斯也就没有了战略迂回,实力将大打折扣,那时候战局的主动性将牢牢控制在中国手里。”

“在外蒙方向的是主力第17军、第19军和第20军,由张作霖统一指挥。”吴佩孚看了眼身边的张作霖说道:“作战开始后我们将用3天的时间强行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进而向俄罗斯的亚洲部队突进,预计决战将会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进行。”

“对俄罗斯的战争将不会是闪电战。”对军事外行的李国勇但对历史却是了如指掌:“这个国家一旦被逼上了绝境,所爆发出来的潜力将是惊人巨大的,如果战争拖到了冬季的话,对帝国在俄罗斯的作战将是非常不利的。”

李国勇在指挥部里来回走动着,突然停了下来说道:“动员200万人,绝对不能够低于这个数目,以200万人为60万军队提供后勤保障,新组建的军团将作为对俄作战的后备役部队,随时准备着开赴前线!”

元首已经下达了命令,所有的元帅将军们脸上都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几百年来俄罗斯利用巧取豪夺从中国手里夺走了一块又一块的土地,现在到了让它偿还的时候了。

俄国从中国抢夺土地是从所谓的“康乾盛世”开始的,在康熙年间,对俄作战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割让领土,在所谓的“盛世”却割让领土简直让人匪夷所思。而在同样处于“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间,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恰克图条约》。

尤其是这份《恰克图条约》,,主要内容规定以恰克图和鄂尔怀图山之间的鄂博作为两国边界起点,东至额尔古纳河,西至沙毕纳依岭,以南归中国,以北归俄国。 恰克图条约》的签订,使俄国夺取了中国喀尔喀蒙古地区的大片领土,这简直就是其后一系列满清政府卖国割地条约的开始。

“现在的问题是,对俄罗斯的作战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开始。”蒋百里微微皱着眉头说道:“过早的介入战争不符合中国的利益,但太晚以德国的工业能力和人力资源上来看,又恐怕他们将无法坚持太久。”

李国勇脱口而出:“1917年,这将是最佳的切入点。”

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但元首既然说得如此坚决,就必然有他的理由,每次事情的发展总是证明元首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

“发电给赵灿薛,让潜艇大队暂时停止海底攻击,从现在开始的两年时间,将是中国静观战争发展,修养生息的时候。”李国勇坐了下来,喝了口茶说道:“亚洲已经纳入了中国的秩序中,让欧洲打得天翻地覆去吧,中国将从现在开始向德国、向奥斯曼帝国、向奥匈帝国,甚至向英国、法国、俄罗斯出售一切他们需要的东西,武器、粮食,他们想要什么我们就秘密卖给他们什么!”

中国从这一刻开始冷眼旁观西方国家的战争,他们似乎完全忘记了同盟国的义务,更乐衷于搞好国内的建设,而接到命令的帝国潜艇大队也在第一时间停止了一切攻击。

但对于德国来说,他们对于潜艇的热爱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中国。

1914年9月22日,一艘德国U式潜艇在北海用鱼雷击毁3艘英国巡洋舰,10月27日,又在在爱尔兰海岸击毁“无畏”号。

从敌对双方海战一开始,协约国便使用海军打击同盟国。英国舰队在北海、英吉利海峡及地中海巡逻,阻止德国和奥匈帝国军队从此获取援救物资,这也让中国对其的援助变得异常困难,只有悬挂着中立国国家旗帜的商船才能够勉强通过这里,但随后这一权利也被封锁了。

英国战舰不断截获中立国货运商船,并威胁他们,如果他们在北海或波罗的海寻找德国港口,或在亚得里亚海寻找奥地利港口,将击毁他们的船只,中国被迫开辟陆地援助的方式。

德国对此做出双重反应。他们以水雷攻击处于战争区域的英国和爱尔兰海岸,并向英国发动猛烈的潜艇战。

1915年5月7日,发生了海战中最残酷的插曲,英国“卢西坦尼亚”号被击沉。这是英国最大的一艘远洋班轮,在利物浦和纽约之间航行。

德军的U-20潜艇在施韦格尔艇长的指挥下,将“卢西坦尼亚”号堵截在爱尔兰岛南岸的金塞尔角,并发射了两颗鱼雷。

这艘远洋班轮被炸翻,并于20分钟后沉入海中。船上的乘客都是平民,共有1198人丧命,其中有291名妇女和20名儿童,还有128名美国人。

这一事件在全世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愤慨。美国人最为愤怒,华盛顿向柏林发出严正抗议,威胁柏林要对其采取报复行动。但随后英国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居然主动承认“卢西坦尼亚”号实际上载有战争物资,让世界为之一片哗然。

8月19日,德国U-24潜艇用鱼雷击沉英国客船“阿拉比克”号,船上有3名正在旅行的美国人。这一次华盛顿发出最后通牒,德国被迫从爱尔兰海和英吉利海峡撤出U 艇,并保证不会在不发出警告或不提供援救平民物资的前提下击沉任何船只。

在世界打成一片的时候,俄罗斯的彼得格勒则是一片的歌舞升平。在1914年前这里还叫做圣彼得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俄国人用斯拉夫语表示城市的“格勒”取代来自德语的“堡”,圣彼得堡被改名为彼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