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四卷帝国威武 第二百九十八章 重新整合(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217字

“那么不如这样吧。”李国勇的脸上露出了难以琢磨的冷笑:“裁减全部军队,请洋人的士兵来为我们守卫国土,把我们海外的领土全部交给英国人、法国人、或者是美国人!”

“我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杨度听出了李国勇话里的不快:“明逸,我希望你好好想一想,现在国内局势一片和平,我们还有没有必要保留那么多的军队,平白吞噬着本可以用于建设的资金,而且,我们在日本、在朝鲜、在大犹太国,现在又在大中华联邦,驻扎了那么多军队,有这个必要吗?而且我听说你还要动用巨额资金武装这些地方的军队,简直是在挥霍浪费中国的金钱,是的,现在中国的经济大大好转,但钱也不是这样用的!”

胜利了,连续地胜利了;和平了,中国再也不会有战争了,这是国内新抬头的一种思想,当然有这种思想的只是极少一部分人,但不幸的,自己最值得信赖的好友,帝国的总理竟然就在这些人的中间。

李国勇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这些人看不到将来的危机,看不到未来的战争,象个小农一样只想保住既得利益,什么帝国地发展,什么开疆扩土已不再是他们所关心的。

“皙子,”李国勇忽然睁开了眼睛说道:“我们一起面临过很多的战争,苏州兵变、三省独立运动、厦门战役等等,你从来没有退缩过,甚至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所拥有的这一切,都是靠一次又一次战争赢回来的;我不明白,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走上了强国道路的时候,你却忽然退缩了呢?”

杨度缓缓地说道:“我没有退缩,当中国再次遭到战争威胁的时候,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再一次的和你并肩战斗,但现在,可以收了,把注意力从亚洲或者世界格局上转移到国内吧,争夺海外利益是列强的事,中国犯不着陷入这样的浑水之中。”

李国勇的表情冷峻,用冰冷的口气对杨度说道:“皙子,我不会停的,我很早就说过,这一代将是独裁的时候,是铁血的时代,在我独裁的第一个十年,我用刺刀为中国赢得了尊重,消除了隐患,用战争为中国获取了巨大的利益,加强了中国高速发展的基础。从现在开始的第二个十年中,铁血和刺刀依然是我所追求的,我要在列强争霸的格局中帮中国杀出一条血路,我要让世界重新洗牌,中国必须要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可以任意主宰一切,‘凡地球上阳光照射得到的地方,都要有中国的势力存在’!至于和平、民主,那是下一代的事,但我告诉我,等我完成了心愿,我不会永远地赖在这张位置上不走!”

杨度叹了口气,他和明逸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了,两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想,两个人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惜付出一切。

“既然你已经决意这么做了,”杨度轻声说道:“那么我只能……”

“只能辞职对吗?”李国勇默默说道:“这是你又一次地辞职,皙子,十多年来我们风雨同舟,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危难,从来没有灰心丧气过,为什么到了现在,你反而要和我决裂呢,为什么要背叛我?”

“是的,我是背叛了你,”杨度忽然一笑:“因为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理想,我不能让自己的祖国成为一个爱好战争的国家。明逸,也许这是我最后一次叫你明逸了,好自为之,我不知道你会带着中国走到哪一步,我也不知道在你的带领下,十年后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但我希望在你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能记得还有我这么一个朋友。”

李国勇端起了茶杯,却久久放在嘴边,朋友,他们以后还会是朋友吗?什么是独裁?拥护我的赞成我的就是朋友,否则就请站到我的对立面去反对我,然后想方设法把我赶下台!

皙子是一个好朋友,一个好的总理,但他却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生活在一个自己勾画的美好的和平空间中无法自拔,就如同李国勇生活在一个铁血强大的帝国梦想中一样。

谁对,谁错?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杨度离开元首府的时候非常平静,他向每一个人问了好,元首府里的工作人员似乎隐隐察觉到了什么,元首和总理在某些问题上的争论并不是一个秘密,虽然他们并不知道争论的起因。

当看到陶自强的时候,杨度微笑着对他说道:“谢谢你当年策划的那次绑架行动,不然我也无法娶到现在的妻子,不过现在我有两位夫人了,一个德龄,一个曾萍,这一切都是拜你当年所为,以后好好辅助元首!”

陶自强没有说什么,他向总理行了一个军礼。对于元首,陶自强是狂热地崇拜并甘愿为元首付出所有;而对于总理他却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为了这个国家,总理几乎付出了自己全部的青春和精力。

杨度走了,走得没有什么遗憾,他要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国度。

在元首的办公室里,李国勇站在窗口看着杨度有些落寞的身影,心里有些发酸、发苦,在国家利益面前,私人的友情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

没有几天,中华帝国自成立以来政坛上最震荡的一件事发生了,帝国的总理杨度以健康原因,正式向元首提出辞呈,辞去包括中华帝国内阁总理,中华进步党领袖在内的一切职务,中华帝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很快也批准了这一辞呈。

中国政坛上的这一变故,让西方国家看得目瞪口呆,如果从1898年李国勇在苏州成立政务院开始算起的话,杨度在总理这个职位上呆了整十二年,被西方国家称为“不倒的总理”,中国的元首和总理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面对中外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杨度只是以“我在总理位置上坐了10多年,只觉得精力衰竭,每每有不能胜任的感觉”为理由来搪塞过去。

喜欢刨根问底的记者显然很不满意这样的回答,他们通过了所有可能采用的方式,采访了每一个他们认为可能有价值的人,才算隐隐弄清楚了两个人之间应该在政见上发生了无法调和的矛盾,才造成了杨度地辞职,而此后的进展也证实了他们的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