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二百四十八章 人 才(1 / 2)

作品:血火河山|作者:西方蜘蛛|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07-17|字数:4165字

顺着李国勇手指的方向看去,海斯拉比张了张嘴,好像显得非常惊讶:“这是日本的地方,您是说要把它给我们?”

“恩,是的,就在这里。”李国勇把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盯向了海斯拉比:“佛雷•海斯拉比先生,要想在未来得到圣地,那么你们必须先去这里,这将得到我的帮助,我的海军,将协助犹太师登陆,赶走那里的守军,便于大批犹太人迁移,你准备好了吗?”

复国的梦想强烈地刺激着海斯拉比,一个让犹太民族为之奋斗了上千年的梦想就在眼前即将实现,让他的双眼变得火热,没有任何的犹豫说道:“我立即通报犹太人复国大会,并将命令我的部队做好准备,我的元首,您将成为整个犹太民族的恩人!”

李国勇有点疲惫地笑了笑,没有说什么。他忽然发现一切都象是在演习,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小混混,本来整天都在为有没有钱吃饭而发愁,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不光成为了一个国家的领袖,谈吐之间还能决定另一个国家的生死,这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

才来到这个时代,他所想的无非就是如何保住性命,间或可以混上个一官半职,虽然也有振兴中华的宏愿,但从来都不奢望自己能够做到。在经历了苏州兵变,八国联军侵华,三省独立运动一系列事件之后,却突然发现自己真的站到了中国政治权利的顶峰,对于自己,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是好是坏?

见李国勇脸色有点差,海斯拉比关切地问道:“元首,您不舒服吗,我看您好像很疲劳的样子?”

李国勇微微吐了口气:“没有什么,可能最近感觉有点累,你也回朝鲜去准备吧,我已经通知了我的海军司令,他会和您协商一切的。”

海斯拉比告辞后没有多久,李国勇忽然觉得坐在元首办公室里让他觉得越来越不舒服,信步走了出去,却正好看见福伯带着儿子李海过来,小家伙一蹦一跳的,显得特别兴奋。

对于这个小儿子,李国勇最为喜爱,他一把抱起了李海,在他脸上亲了一下:“儿子,今天来着是不是来看爸爸的?”

谁想到李海批撇了撇嘴:“我可不是来看你的,我是来看爱因斯坦叔叔的!”

李国勇和福伯哑然失笑,说也奇怪,李海和爱因斯坦两个人好像天生投缘,只要一有空李海就喜欢往爱因斯坦的实验室里跑,偏偏那个脾气大得要命,把实验室当成军事禁地,连李国勇都不让进去的爱因斯坦,对李海却是意外的放行无阻,也不知道这一大一小两个语言完全不通的人能在里面交流些什么。

想到了爱因斯坦,李国勇就想到了“人才”这两个字,来自于后世的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人才的重要性。而在此之前的中国人,总是认为全天下最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了中国,外国人懂的都只是些奇淫技巧而已。

偏生帝国的元首就对这些只会“奇淫技巧”的人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爱因斯坦来到中国之前,大批手里挥舞着英镑,或者以优越的科研条件为吸引的帝国官员在世界各地近乎于疯狂地掠夺着每一个愿意来中国,有一技之长的人;上到物理学家、化学家,下到工厂里的技师。大把大把资金流出去的同时,大量的外国人也进入到了中国,与中国政府签订下了长期雇佣合同,虽然其中也未免搀杂进来一些滥竽充数的,但大部分还是在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于这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外国人,李国勇不仅仅是重视,还给于了实实在在丰厚的待遇。想做学问的安排到各个大学提供资金和实验室,技术性人才则根据特长安排到了各个工厂,拿着很高的薪水传授中国工人技术。

很多传统思想严重的中国人对此很不理解,认为元首这么做纯粹是在浪费国家的金钱,遇到提出这种疑问的人,李国勇也不多做解释,只是拿出一张写满密密麻麻方程式的纸张,让他拿回去弄清楚上面是什么意思在来提问题。

有些回国探亲的外国人,告诉了同乡自己在中国的情况,这个消息很快传开,受到刺激的洋人们快速形成了一股来中国淘金的热潮。中国政府是来者不拒,分类甄别,确实有才能的留下,那些只是想来混口饭吃的,一般也是发给一笔路费,好言劝退。一条越来越成熟的人才引进链条正在中国形成。

当然这样做也有副作用,中国的一些大中城市开始出现了另类“人才”,外国的小偷和妓女涌入中国,尤其以俄罗斯为多,一时间高鼻梁,白皮肤,站在门口拉客的洋女人成了独特的风景线,借此东风,中国的红灯区事业在蓬勃发展。

李国勇几次想要取缔,没有想到这次他元首大人的话失灵了,遇到的阻力之大难以想像,最后无奈的他只能采用了折中的方案,所有的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妓女一律由中国政府发牌营业,妓女必须按月检查,照章纳税,这倒也为政府创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儿子,今天爱因斯坦叔叔很忙,不要去打扰他了好不好?”李国勇对儿子撒了个小谎:“陪爸爸一会好不好?”

李海歪着头认真想了想:“好吧,不过你得请我去吃豆腐花。”

李国勇失声而笑,对福伯说道:“福伯,你先回去吧,一会我送李海回去。”接着又对跟在身后的警卫说道:“今天我和儿子独自呆着,谁去不许跟着我们!”可惜他的话好像不怎么管用,那些警卫置若罔闻,只是稍稍拉开了点距离。

南京的街头越来越繁华热闹了,父子两个边走边看,兴致勃勃,间或看到有些打扮妖娆的女人站在门口搔首弄姿,招揽客人,被好奇的李海看到,问爸爸她们是做什么的,李国勇一本正经地回答:“她们在从事着很高尚的职业,为大家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肉体。”

没想到李海非常严肃地说道:“那么我长大了也要来这个从事这份高尚的职业,为大家贡献自己的青春!”

这话让李大元首当场就想吐血,恨不得抽上自己几个嘴巴,随即又觉得奇怪,难道“拉皮条”也会遗传?

找了个看起来不错的豆腐花摊子,要了两碗,李国勇有些走神的看着狼吞虎咽的儿子,心思早就不知道飞到了哪里,李海抬头一看,问道:“爸爸,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家。”李国勇笑了一下。

“那么我们吃完就回家。”李海说着又低下头继续对付还没有吃完的豆腐花。

“我想的不是咱们现在的家,是另一个家。”摸着儿子的头,也不管儿子能不能听懂:“那个家是爸爸从小长大的地方,有能放出人来的电视,有在这里说话,几千里外的人也能听到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