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470章 门前(2 / 2)

作品:独占金枝|作者:漫漫步归|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2-03-30|字数:4235字

“言哥儿,看你祖父我今日钓的鱼,那些集市上卖鱼的都说难得见到这么大的鲈鱼呢,且先养起来,养几天再说……”

被安国公捞起来的一条鲈鱼确实肥硕的很。

只可惜,原本要过几天才被“安排”的鲈鱼待到晚间时候吃到姜韶颜送来的腌笃鲜之后便立时被安排了。

“姜家丫头手艺不错啊!”安国公吃的眉开眼笑,笑着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吃了人家的腌笃鲜,改明儿把祖父今儿钓的鲈鱼送几尾大的去给姜家丫头吧!”

一句来而不往非礼也,鲈鱼被及时“安排”了,被送鲈鱼的姜韶颜也一样是个“来而不往非礼也”的,转头又送了一锅鲈鱼煲回来。

在江南道逗留的最后一些时日,安国公可说大饱口福,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在临行前的半个月,姜韶颜同安国公过的很是不错,可谓真正的桃花美酒、金齑玉鲙,肆意的紧。

可不是什么人都过的这般不错的。

大早上的,一群身着缟素的汉子便在杨家大宅前的空地上坐了下来,熟练的席地而坐,而后拿出干粮分食了起来。

被人举起的写着“杨家害人”的幡旗就这么插在大宅前的空地上,这架势,若是让姜韶颜看到了怕是要感慨颇有现世“讨血汗钱”的架势了。

那一日,李大李二两个的媳妇以死明志之后,前一刻还无比强硬的杨家管事下一刻便腿软了,而后,很是“不自然”的晕了过去。

可不巧的是,先前李大李二闹事之后,不知哪个百姓去衙门叫来了父母官庄大人。

身为姑苏父母官,姑苏地界上有人闹事自然不能不管,是以庄浩然立时带着人过来了,过来的时候也是巧,正是杨家管事昏过去之时。

闹事闹成这样,李大李二的媳妇“以死明志”昏过去之后还有裕水村的村长可以做主,杨家若是这管事一昏,难道还能把里头摔了腿脚的杨老夫人抬出来不成?

眼看杨家没有做主的,手段干脆利索的庄县令立时一声令下,有人端来一盆水当即对着昏过去的杨家管事兜头浇了下去。

被冷水浇了一身的杨家管事一个哆嗦,再次“不自然”的醒了过来。

虽然不管是庄浩然还是杨家管事都没有提及前几日两人之间的龃龉,可杨家管事还是有股不妙之感油然而生。

面前这位庄县令可不是什么圣人,相反,这位秉持的观念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是个小气的紧的人。

由这位地方官出面,想也知晓,会向着哪边。

庄浩然接下来的反应也半点没有让他失望,见状,当即冷哼一声,同裕水村百姓站在了一起,指着他厉声质问杨家是要做什么。

这个时候,便是他不是杨家的管事,是杨家的主子,再坚持下去都不成了,若是再嘴硬,指不定会被愤怒的百姓动手打了了事。

是以,这位“能屈能伸”的杨家管事当场屈了下去,爽快的认了错。

“方才……方才是我说错了,李大李二两兄弟兴许确实是难得的好人……”即便认错,可心里不痛快,这话里听起来便多少带了些阴阳怪气的意思,对上怒目而视捏起拳头的众人,杨家管事的阴阳怪气顿时截然而止,忙道,“这件事……我这个下人说了也不作数的。老夫人久居内宅,近些时日伤了腿脚也不理事,不若等到我们大人回来再说!”

他再大胆,也不敢越俎代庖替主子决定眼前的事。

若是小事,他一个管事便解决了。可李大李二两兄弟的事不是小事,不是赔个几百两就能了的,瞧着那一字排开的八个孩子,两个“以死明志”的媳妇再加上两个年迈满脸病容的老人,一瞧便是准备吃定了杨家,这件事他可不敢胡乱应下来。

不然就算这群刁民不打死他,大人也会动手的。

“我们大人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你们……你们等我家大人回来再说!”杨家管事颤颤的说道。

鉴于先时杨家管事的嚣张,众人自不会杨家管事说什么便信什么,是以这话一出,当即有人“嘘”了一声质疑道:“哪个知道你们说的是真是假?万一骗人呢?”

这话一出,杨家管事面色一僵,当即道:“没有,我没有骗人,我们大人是真的要回来了!”

“你们杨大人远在长安城吃香的喝辣的,没什么事做什么要回来?”

“就是啊!没什么事回来做什么?”百姓显然不信,不过目光落到面前身着缟素的裕水村村民身上,旋即一个激灵,恍然明白了什么,“你们那老夫人当真只是摔了腿脚?莫不是不行了?”

这话一出,听的杨家管事险些没背过气去!

他们老夫人好端端的被人咒不行了?这要是老夫人知道了,大人没有打死他,老夫人便先打死他了。

是以杨家管事连忙解释道:“不要胡说八道,我们老夫人好得很!”

回以他的是百姓的一片嘘声,质疑之声四起。

杨家管事急的跳脚,什么叫一张嘴难敌八方口他算是彻底感受到了。

便在此时,一旁一声轻“呵”声响了起来,直到此时才反应过来的杨家管事忙不迭地看向一旁轻嗤的庄浩然,怒道:“庄大人,你就不解释解释?”

他是真糊涂了,同这群刁民较个什么劲?症结从来不在旁人身上,而在一旁这个县令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