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722章 二世皇帝(1 / 2)

作品:桀宋|作者:迷惘的小羊羔|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2-03-13|字数:2091字

公元前283年,正值子偃七十岁,古稀之年的寿辰之际,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太子恒,自己做太上皇,退居幕后。

为此,子偃将群臣、诸皇子,还有被分封出去的十八个诸侯召集到沙丘宫,寿宴与禅让典礼一并进行。

子偃的寿宴和此番禅让典礼,规模极大,为了表示郑重,和宣扬自己的威慑力,以震慑宵小,这一回参与寿宴和禅让典礼的达官贵人,多达万人。

除了群臣、诸侯和诸皇子皇孙之外,各地的官吏代表(多是郡守或者县令),在野的名士,帝国内部各个部落的首领等,形形色色的人都齐聚一堂。

由于规模太大,寿宴和禅让典礼只能在奉天殿外面的广场上进行。

望着陛台下成千上万的人,子偃眯着眼睛,不怒自威地举着酒爵道:“诸位,朕是帝国的皇帝,子偃。亦是大宋第一帝,华夏第一帝,千古第一帝!”

子偃的声音在这片广场上极具穿透力,他的声音,可以传达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今日,是朕的寿辰,亦是朕要退位,将这九五至尊的位置,禅让给太子的日子!”子偃指着站在一侧,低眉顺眼的子恒,说道,“这两年来,很多市井之言都说,朕是受了子恒的胁迫,这才不得已逊位的,荒谬!无稽之谈!”

“朕受命于天,既受永昌。朕在位已有15年,为宋君宋王亦有30年之久,御极天下之久,无人可及也!现在,帝国在这一十五年中,已经从一个百废待兴,破旧不堪的国家,成了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各司其职,国力强盛的超级大帝国!朕的使命已经完成了,朕很疲惫!”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朕今年已经七十岁,古稀之年,想来是没几年好活的。为人皇者,需要肩负的东西太多太多,朕的嫡长子,帝国的储君子恒,贤明孝友,才能出众,仁德过人,乃有上古贤君之风范,故而,子恒理应继位,登基称帝!”

子恒闻言,当即跪拜下来,下面那一大堆人亦是跟着俯首跪拜,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禅让,是古来有之的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皇帝把帝位让给他人。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三年考核。

尧死后,舜继位,经过治水考验,推举禹为继承人。这种古代部落联盟推选领袖的制度,史称禅让!

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帝王把王位让给没有亲族关系的贤人。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大禹,终结于大禹的儿子启。从此开启了“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血统王位继承制。

除了上古时代,中国王朝更替,大多数虽有禅让之名,却是夺权之实。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历史上实际发生禅让次数是40多次,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被迫禅让的。

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他们为了避免“不忠”的骂名,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上演禅让最多的时代,有16次之多的禅让,包括内禅和外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