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192章 辽东混乱(1 / 2)

作品:大唐可以更强|作者:梦里大唐|分类:历史军事|更新:2021-10-21|字数:2507字

这样的故事,在很多地方发生着,让穷苦百姓的儿子,也可以有书读,也可以和富贵人家的儿女一样,有机会成为一名读书人,这是很多穷苦百姓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样一来,李中华这个皇帝,在老百姓的心里,变得无比的伟大了起来,每一个老百姓都发自内心的拥护这个皇帝,尊敬这个皇帝。

在李中华出巡之时,沿途的老百姓,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喊出了一句,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自从李中华登基称帝之后,虽然经历了一连窜的叛乱,让社会出现了一些动荡,很多地方的老百姓,也因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但叛乱持续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就是三四年的时间,就被迅速的平定了下来。

叛乱平定之后,大唐到处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受到这么战乱波及的百姓,也都得到了朝廷的救济,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越来越好了。

国库有钱了,国家富足了,在中华远洋贸易公司的带动下,很多的商人纷纷将眼光看向了海上贸易,一船又一船的货物出海,从海外换回了大量的大唐需要的物资,还有真金百银。

做外贸生意,朝廷当然要向他们征收进出口关税了,而且因为利润真的非常巨大,所以征收的关税还挺重的。

不过具体收多少税,也要看那些商人,从海外带回了什么货物。

什么香料,珊瑚,琥珀玛瑙,珍珠黄金饰品等奢侈品,那肯定是要征收重税的,如果是粮食等百姓生活所需的物资,那肯定是关税很低的,甚至免税也是可能的。

李中华在平定叛乱之时,便大力发展大唐经济的时候,边境上可是不怎么太平,一些曾经臣服于大唐的国家,看到中原内乱,李中华这个皇帝,得位似乎又不怎么正,便纷纷的开始有了异心。

不仅如此,就是一些曾经主动内附于大唐的部族,也开始不安于现状,比如黑龙江边的靺鞨部族,看到辽东空虚后,便打起了辽东的主意。

辽东空虚后,不仅只是靺鞨人眼馋,蠢蠢欲动的想要得到辽东地区,邻近的契丹部,奚人部,突厥,柔然等部,无不垂涎辽东这片肥美的土地。

高句丽国虽然在既将灭亡时,大唐因为政权动荡,之后又陷入了叛乱四起中,不得不停止了对高句丽的征讨,撤离了朝鲜半岛。

但新罗国又怎么可能,放弃这么一个绝佳的机会,以前高句丽强大,新罗只有受欺负的份,但现在的高句丽,己经被大唐打残了,而且人口锐减了很多,几乎到了名存实亡的处境了,又怎么可能是新罗的对手。

休养生息了几年,新罗的国力己经大大的增强了,所以收拾一个被打残了的高句丽,实在是不要大轻松了。

高句丽虽然灭亡了,但高句丽的百姓不会都死光了,虽然有一部分人,变成了新罗的子民,成了新罗国的老百姓了。

但是还是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因为仇恨新罗,因为不愿意叛国,反正有着各种的原因,他们并不愿意归顺于新罗。

靺鞨族分为七部,而这七部中与高句丽有关系的只有两个,即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

五世纪后期,粟末靺鞨刚从北方迁移至粟末水流域,与高句丽政权因争夺土地而逐渐产生冲突,史书谓其“每寇高丽”。

至隋朝前期,粟末靺鞨在与高句丽的战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八个粟末部落在首领突地稽的率领下逃往辽河以西,隋朝为安置他们,特地设置了辽西郡。而白山靺鞨则是“素附于高句丽”。

粟末水实际上就是后世的松花江,粟末水靺鞨在高句丽强盛时,长期依附于高句丽,现在高句丽灭亡了,粟末水靺鞨头领大祚荣看准了这个机会,打着为高句丽复国的旗号,大量的收拢高句丽国的遗民,并且一步一步的蚕食辽东的土地。

李中华虽然收到了薛仁贵发出的军报,可是此时大唐内部的政局不稳,各地叛乱四起,相比于辽东的形势,当然是国内的中原地区的稳定,更加的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