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第243章 梳理(2 / 2)

作品:最是光阴留不住|作者:寂寞之鸽|分类:都市生活|更新:2021-04-06|字数:3054字

这个土豪牛逼到当时已经在和政府合作投资建设高速公路了,也就是修建完毕后,他可以收多少年的高速过路费。这个人,大哥叫他“褚巴子”。巴子这词,看本书看到现在的也应该知道了,是桑海话里带贬义看不起人的一个称呼,比如“台巴子”,就是对台胞的蔑称。

他是怎么起家的呢?他家乡离桑海不算太远,是一个灾区。也就是每年有洪涝灾害的时候,他那个地方就是作为要被牺牲掉的泄洪区,作为保住重要城市的一个缓冲地带。基本上就是说,水实在排不掉了,要淹进大城市了,他那边就要负责接收这些多余的水,保护这些水进了重要地区,所以淹掉庄稼这些是避不掉的。

按理说生活在这个地方,日子应该很苦逼才对。但是褚巴子敢想敢干,以前一遇灾害都出门要饭,需要各级乡政府开介绍信这些。

他去弄了张灾区证明,在哪一年脑门子一拍到桑海宝钢去收废钢,以灾区的名义,死缠烂打后来也就给他用废钢起家,发财了。

用大哥的话说他,就是几万的西装穿在他身上,像是偷来的。开车大奔去菜场买菜,自己在家里用铁锅空手在锅里炒茶叶……

这个褚巴子以前大哥帮过他忙,一直要报恩,他名下有个货运公司,要大哥来做,而大哥自然原本就有这个便利,以前大哥是一直嫌麻烦都拒绝了,最近他自己有点事情想赚点快外,再加上沈云刚出来,就开了现在的货代,把韦东也拉进去做操作。

大哥这边的来龙去脉蒲素是大概搞清楚了。以前也听韦东说过,没啥规模,租的民房当办公室。而且就在蒲素租的存放汽车的仓库对面。

他想想也是,光大哥和沈云他们做生意确实也不需要来那些虚的,他们只要能让货准点上飞机就行,不怕没业务。

只不过韦东在外面一副潇潇洒洒小老卵的样子,在这里根本不敢发声音,也挺让他觉得奇怪。他蒲素也算是很会看眼色的人了,那些人看韦东的眼光不说敌意,起码非常鄙视,连沈云都掩饰不住对韦东有这个态度。之前这些老家伙要作弄翁微微,想灌酒,韦东也发声音想劝劝,结果被几个老家伙找到他,把他弄了好几杯。而且是韦东喝光,他们随意。

好吧,蒲素还是忍了。毕竟都是他认识的人,虽然看不惯,他还是没说什么。而且总觉得不会没有理由,这些人也不是神经病,跟着大哥都会拍马屁,也尊重沈云,他们互相之间关系也很融洽,唯独对韦东这样,不大符合常理。

最后酒席快散的时候,翁微微正好电话来催,问什么时候过去,他们之前预约的几个好的小姐已经都留了,再不来,其他房间客人要来抢人了,翁微微说的也对,留着人不让上班其他客人能愿意吗?

金色年华的地址就在著名的开第一次大会的对面,现在那里已经面目全非了,改成了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桑海特色风情区,每天从早到晚人流络绎不绝。

不是老桑海,应该都没印象了。金色年华在当时算是比较高档的俱乐部了,消费按照行话是三块,也就是300,大多数普通行情是200,低的100也有。那边最小的,两三个人的小包房进去没有2000最低消费也不行,但是总体装潢和音响以及小姐质量都非常不错。

这时候,大哥安排结账,沈云带着支票跟着严明去开支票,那边两个老流氓打发自己女人先回家,要是蒲素之前没说第二场去那种地方,两个女人应该没啥,但是蒲素之前讲明了,这时候就很抵触。把两个老男人急的要发火,结果还是大哥过去劝了劝,两个老女人还是给大哥面子的,也是非常不愉快的甩着脸先走了。

蒲素很不爽,原本是不想带那两头货去的,结果这样也行,宁愿和女人翻脸,也硬是要去跟着去热闹,他也是没办法。

讲真,大概其他桑海人对所谓这种流氓还有点买账,想着什么地方能派上用处,但是在蒲素这里把他们当个屁还差不多。

要论狠,蒲素在心理上面对他们完全是占据优势的,单打独斗根本不在乎。要论喊人撑场面,蒲素一个电话,现在打电话叫人,天不亮能从南州调一卡车人来,而且个个是真的敢玩命,不单单是撑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