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58(1 / 2)

作品:人人想扶大赦赦[红楼]|作者:朱大概|分类:N次元|更新:2021-04-05|字数:10485字

贾赦竟然突然想起林如海子嗣之事, 让贾琏有些吃惊。他自是知道一些红楼同人文中, 不乏林如海有了子嗣, 黛玉有了哥哥兄弟, 其人无不是惊才绝艳之辈。

可是那都是林如海主动找的, 或是以黛玉为主角的同人文中, 黛玉为转变林家命运而操作成功的。

怎么今日贾赦却提出来了?

想到一种可能, 贾琏小心问道:“是林姑父的身子,伤得过重?”得要有个人给他捧幡摔盆?

“瞎说什么!”贾赦嗔了一句:“不过是今日忠顺亲王与当今,都提了林如海应该续弦之事。就是你太太, 也觉得他一进京,就能有大把的人想嫁。我怕他若真是续了弦,与咱们府上的关系就远了, 到时不用心教导琮儿。”

好吧, 眼前的还是原著里那个自私自利的老纨绔,事事只看于自己有没有利处。贾琏明知道自己身为穿越者, 还是一个让贾赦识破了的穿越者, 没有资格吃味。可是心里还是不免有些发酸——这对贾琮也太上心了。

贾赦见他老半天没有回话, 一拍桌子:“你那是个什么脸子, 摆给谁看?若是你媳妇生了儿子, 难道林如海好意思教了叔叔, 不教侄子?”

看着贾赦那一脸吃定了林如海的理直气壮,贾琏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才道:“林姑父即是身子不好, 怕是不能马上就教导琮儿吧?再说琮儿只是开蒙, 老爷不放心他去学里,请个举人来家里不好?”

“那怎么能一样。言传身教你没听过?跟了林如海,就是熏也把琮儿熏得有些书香气。再说从小养在他跟前,他对琮儿的感情也好些。”贾赦只说自己的理,与在外头谁说什么都点头称是判若两人。

贾琏在家里只能顺着他:“可是万一林姑父不肯呢?”自己当日都出言献策了,人家还不肯正眼看一眼,可见对贾家也不是没有意见。能你说把儿子、还是个庶子塞给人家,人家就愿意的?

“他敢说话不算数,我就上圣人那里去告他。”贾赦越发笃定。

敢上圣人那里告林如海,难道圣人也知道此事?贾琏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想明白了,为何林如海突然对江南的盐政动手,而圣人还同意他进京而不是如原著一样死于任上。

一定都是眼前这个看似不讲理,还对所有差事都敷衍了事的老纨绔,从中做了什么!

可是他却一句口风都没给自己露过,也没有因此就表现出得意之态。只有背地里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想来这小算盘还是当今与林如海都能接受的。这或许就是此世与自己的前世,人们行事不同之处吧!

想明白的贾琏,脸上就带了丝笑意:“即是老爷与林姑父都说好了,那等着林姑父进京,只管将琮儿送过去就是。正好给林姑父侍疾,也好增进他们师徒之间的感情不是。”

贾赦点头:“你说得也有道理。只是林如海进京之后,怕还真少不了为他说媒之人。你太太那里我自会交待,你与你媳妇也说一声,对外就说这终是人家林如海的家事,我们不能掺和。”

贾琏有心想说,不如从亲戚家里看看可有适龄的女孩,也好让两家关系不至断绝。又想自己的意见贾赦自来是不听的,何必惹他再喷自己一回?

老实地应命而去。

不上两日,林如海终于拖着病体,带着从江南解来的大批盐税银子,来到了京城。

让林默押了自家的行李,直接去了老宅,林如海不敢怠慢,自将黛玉送到了将军府二门,就忙忙地与随行的锦衣卫赶去宫中。

黛玉身边丫头们倒是配得整齐,在二门小心地扶黛玉下了软轿。就见一位姑娘已经笑着迎上前来:“可是玉儿妹妹?我是你大姐姐。”

黛玉已经知道,自己的大舅舅只有一女,名为迎春,本是庶出,现在却在大舅母身前养活,又见她笑容真挚、形容可亲,不由也含笑问道:“姐姐好。”

迎春身后就走出两位嬷嬷,向着黛玉行了主仆大礼:“奴婢们见过姑娘。”

黛玉与丫头们都让这礼数闹得一愣。只听迎春柔声道:“这是妹妹的两位嬷嬷,都是宫里出来的。外头风大,等进了屋我再与妹妹细说。”说着已经携了黛玉的手,丫头婆子嬷嬷们一起簇拥着二人,往荣禧堂而来。

才到了门口,小丫头们已经一面问好,一面打起了帘子,里头又迎也一位丽人来:“太太还怕你们姐妹只顾着叙话。我就说大妹妹最是心有成算的,必会早早把林妹妹接进来。”说着也来拉黛玉的手。

黛玉聪敏,见此人已做妇人打扮,虽然素净衣裳,却略显宽松,已知来人定是自己那位曾给母亲奔丧的表兄之妻,口内称着嫂子,身子也就要拜下去。

王熙凤口角含笑,嘴里只说:“先不忙见礼,妹妹一路上又是风霜又是受惊的,快进屋让太太看了放心。”

邢夫人也已经来到门前,向黛玉招手:“你嫂子说得很是,好孩子,快些进来暖和一下。”

自贾敏去后,黛玉不过是与林如海相依为命,虽然身边仆妇照看,毕竟只是下人。现在听到邢夫人与凤姐疼惜之语,眼圈不由得就是一红。

又想着自己带孝进人家已经不祥,亏得是至亲才不计较。又见邢夫人等人皆未艳妆华服,想是为了体贴自己。若是自己一来就落泪,实在过于不体贴她们好意了。黛玉就扭头要把那泪拭去。

王熙凤此时已经引着黛玉来到邢夫人跟前,邢夫人一把将黛玉搂在怀里,只觉得怀中的女孩瘦小得可怜,不由说了一声:“好孩子,这一路上苦了你了。”

黛玉哪儿还忍得住,只呜咽着叫了一声“大舅母,”将头埋在邢夫人怀里,珠泪长流。

就算是哭泣,怀里这孩子也还努力放低了声音,象是怕打扰了人一样。邢夫人心下就更加怜她两分。加之迎春来到她跟前时已经大了,贾琮又是男孩子,还真没有哪一个孩子,如黛玉这样任她搂抱安慰。

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是如此奇妙。

黛玉因贾敏之去,心中渴望有一位女性长辈,如贾敏在日一样得到疼爱。而邢夫人自己一无所出,迎春与贾琮两个又都不如黛玉爱娇,也就对黛玉与他们不同。

过了好一时,黛玉哭声才略住,邢夫人慢慢把这孩子从怀里放开,道:“好了,如今就是到了家了。哭了这一回,把心里的郁结都散了也就好了。”

王熙凤早张罗着让人打水过来,给姑娘、太太重新梳洗,又笑向迎春道:“快些陪着太太进去换衣裳,若再不殷勤些,怕是太太只要妹妹,不疼你了。”大家这才发现邢夫人前襟都让黛玉给哭湿了好大一块。

黛玉虽然听出王熙凤是玩笑,可面上也有些忐忑。迎春却大方一笑:“嫂子别说自己见了妹妹不心疼,不喜欢。即是与我一样心疼喜欢,还好意思吃妹妹的醋?”

邢夫人听得眉开眼笑,扶着迎春的手边走边道:“你妹妹说得很是。今日我越发要疼她们两个,偏把服侍你妹妹的活计交给你。”

王熙凤也发现黛玉面色有变,才恍然发现这妹妹怕是心思细腻的,自己玩笑她还不习惯。忙赔笑道:“是,是我多嘴了。这妹妹我看了也爱得不行,别说只今日让我服侍,就是日日都服侍也是心甘的。”

待到邢夫人换好衣裳出来,黛玉也已经重新梳妆好了,大家才坐下说话。也不过是说些贾敏去后,林府的日常。王熙凤本还想着问问黛玉路上之事,又思她看着实在单薄,怕她想起那些事来伤心,只坐着相陪。

倒是邢夫人看着时辰,向王熙凤道:“你可还坐得住,你妹妹也不是外人,若是坐不住,只管回去歇着。”

王熙凤忙笑道:“如今三个月早过了,就是太医也说让我多走动呢。无碍的。”又想起一事来:“虽然妹妹刚进家,不好说得。只是老爷不是请了位太医,说是妹妹到家,要先给妹妹调养一下身子的?太太觉得什么时候请太医诊脉的好?”

这也是贾赦投桃报李之处。他知道林如海只此一女,又生来身子就弱,想着若是自己待他女儿好些,他自也会对贾琮上心。因此早早请了一位专治弱症的太医,想着黛玉一来就给她调/理身子。

一直没好生与黛玉见礼的李、张两位嬷嬷这时就上前,笑着向邢夫人道:“太太几日前已经收拾出了我们姑娘的屋子,只是还该请姑娘去看看。”

邢夫人自是点头,又好生向黛玉说了这两位嬷嬷姓什么,擅长什么,让黛玉有事只管向两位嬷嬷请教。黛玉本自王嬷嬷去后,身边只有丫头,有好些不明白之处,也只好主仆们一起磕磕绊绊地自己摸索。

不想刚来了舅舅家,就有嬷嬷在等着,听说还是与大姐姐的嬷嬷一起从宫中出来的,大姐姐才一个嬷嬷,自己倒得了两个。可见是真心怜惜自己,也把自己当成自家人,并不觉得一来就送自己嬷嬷有什么不妥。如此不将自己当成客人,反让黛玉心下就又定了一分,看向邢夫人的眼里有些孺慕之意。

由着迎春与嬷嬷们来到迎春边上的一个院子,迎春笑道:“妹妹且先与嬷嬷们看着,有什么不如意的只管与嬷嬷们说。我去看看晚上的家宴可准备好了。”

黛玉点头做答,姐妹又对行了礼,才一笑而别。

养心殿内可就不如将军府如此平和。

屋里的人不多,只有当今、忠顺亲王、贾赦、锦衣卫指挥使陈冗,再加上一个死里逃生的林如海。

当今已经得知林如海为不让贼人劫持自己,先饮下了药茶,怕他身子受不住,早已经让他坐了。忠顺是亲王之身,自也有他的坐位。屋里现在站着的,只有贾赦与陈冗。

“你看看,他们都嚣张到了什么地步?朕难道有什么失德之处,还是残虐了百姓,让他们如此不遗余地地想要取而代之?早有此心,又何必让朕接了这皇位?”当今听完林如海与陈冗的报告,气愤不已地向四人报怨。

别人接不得话,倒是忠顺亲王还能说两句:“皇兄又何必为这个生气。臣弟若如皇兄一般,还不早得气死了?不过是一个不甘心大权旁落,一个不甘心从来摸不到权柄罢了。”

当今一想,自己就算是再憋闷,好歹还能为了这位子发泄脾气。忠顺却一直给太上皇做了手中利刃,倒一日也没有尝过手执权柄的滋味。

如此气还真的平了些,转向贾赦道:“前两日我所说,你可想好了?”

想不想好还能怎样?你做皇帝的想让臣子办事,哪个臣子不得说一句愿肝脑涂地?贾赦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是,臣自当尽力而为。”

见别人不解,当今向那三人道:“朕是想着,那义忠郡王虽然得了父皇的部分势力。只是父皇这些年手中可用之人本就大不如前,以他那多疑的性子更是会自己留几分后手。想来义忠郡王出府后,还会拉拢人。”

“而贾赦,”当今笑了一声:“当日即与义忠亲王交好,如今又得朕的看重,身在户部,怕是也是他要拉拢的对象。今日与你们三个说开,也是来日可以为贾赦做个见证。他是奉了朕命去与义忠郡王往来的。”

林如海听了就有些动容,只觉得当今行事与太上皇相距太远——一个是对忠心的臣子只让效命,对身后事与遗孤不闻不问,一个却是提前就给臣子找好证人。

难怪自己的大舅兄,一出府就心甘情愿地替当今招揽了忠顺亲王与自己。

这份心胸与气度,哪个臣子不会真心用命?!

贾赦却不知道林如海是做此想,他想得是义忠郡王会从哪儿处开始拉拢自己:“圣人何时放那义忠郡王出府?”

陈冗就道:“前日已经探明,义忠郡王府中花园水榭下,有一条与府外相通的密道。密道的出处也探明。只是现在还没探明义忠郡王手中的银钱都花用到了何处。”

林如海听了就点头:“的确,那银子并非小数。就算是臣已经多方努力,可是每年盐税银子仍要流失近一成却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几年下来决非小数。”

忠顺暗自掐算了一下,心内有数。贾赦则想到上一世的铁网山之乱,觉得说不定那银子就是落入义忠郡王手中,而他则用那银子养了兵。

当今前世对红楼所知就不多,来此世这么些年,也早忘得差不多了,那铁网山之乱,原著里本也只是隐晦提及,他如何能记得?听到林如海这一提,最先想到的却是太上皇:“真不是父皇的人所为?”

林如海摇头道:“太上皇他老人家留在江南之人,臣都还清楚。若是那些人动手,也不会不知会于臣。动手之人是直接通过盐商,帐面还一毫看不出。臣也是今年理顺盐政后,倒推着算出流失的大体数目。”

见他面有惭色,当今倒觉得还能理解,毕竟最初林如海与自己立场不同。因笑向林如海道:“有你今年一理,以后那些人再无动手脚之处,就是一大功。要不他们也不至如此恨你。放心,朕是有功必赏之人。就是这人,朕自问也没亏待了他。”

当今反指向的,自然就是贾赦。在林如海看来,何止是没有亏待,简直就是天高地厚之恩了。贾赦却觉得自己的官儿,是天天挨骂换来的,一点儿也不走心地向当今谢恩。

谁都看得出他的敷衍,不过忠顺是见惯的,陈冗虽没见过几次,总还是见过。只有林如海将贾赦与当今相处之态记在心中。

当今自己则是没好气地道:“不用摆不甘愿的脸色给朕看。朕今日再把话放在这里,你若是能探得了义忠谋反的证据,朕就升了你的爵位!”

所有人都听出,当今是对义忠郡王起了杀心。

贾赦自己心里也是一叹,一想自己是不能不探明义忠郡王行事,要不然等那人得势之后,还会如他老子一样利用自己,就直接把那最后一丝不忍之心去得一干二净。

此后不过是当今安排陈冗,派人好生保护好林如海与贾赦的安全——当今知道忠顺自有手段,再说义忠郡王说不定还想着连忠顺都拉拢呢。

忠顺知道,当今是不会如对贾赦一样,直接说出让自己探义忠底的话——当今要看得是自己主动表现。

正想着,当今蓦地开口:“老五,还有一事,怕是要让你知道。”

忠顺心里就有些打鼓,他知道当今要说得是什么事。面上还得带出疑惑来:“皇兄说得是什么事?”

陈冗又开口道:“回王爷的话。那日劫盐税银子的人已经招认,他们,是受了体仁院总裁甄应嘉的指使,还从甄家大管家手里接了定银。”

就算是早已经知道内情,忠顺为了自己的母妃,还是道了一声不值:“甄家截税银?他们哪儿来的胆子,又从何处找的人手?不是听说那劫船之人都是训练有素的吗?”

当今面色也有些不好:“甄家为何中此做,老五你自己想想也就明白了。他自己没有胆子,可是若有人非得让他做,他也不敢不做。唉,一会儿你自己看着,要不要去与太贵妃说一声。”

这就是不肯放过甄家,要让忠顺提前给甄太贵妃打招呼的意思了。忠顺不知道自己母妃做何想,可他对太上皇的怨,却又多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