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太子生病(1 / 2)

作品:太子妃很忙|作者:元月月半|分类:古代言情|更新:2021-04-01|字数:6077字

弘晋不赞同道:“阿玛, 别这样说五弟。这么大的小孩都喜欢睡觉, 不哭不闹的不是只有五弟。弘暖和弘晗小时候也特别乖。”

“对啊, 阿玛, 您整天说五弟, 次数多了, 他这么小也能听懂。”弘皙跟着说。

太子看了看他俩:“孤是他老子, 说他几句怎么了?不行啊。”

“阿玛,您这个样子就要变成皇玛法啦。”弘晏道,“你常说皇玛法近年来做事越发随心所欲, 琢磨不透,有时候不顾及他人。难道你要变成自己讨厌的人吗?”

太子一窒:“孤什么时候说过讨厌你皇玛法?”

“你嫌弃皇玛法,不就是讨厌吗?”弘晏仰头问。

太子看向他:“孤也嫌弃你, 也是讨厌你?”

“不是!”弘晏脱口而出, 看到太子似笑非笑的样子,小脸微热, “我, 我饿了, 额娘。”

石舜华摇头失笑:“你呀, 别听见什么都当真。你阿玛还经常嫌你笨, 你笨吗?”

“我才不笨。”弘晏偷偷瞥太子一眼,见他爹往前面去, 小声说,“额娘, 我聪明着呢。”

弘晋“扑哧”笑出声:“聪明没看出来, 脸皮挺厚。”

“我没跟你讲话,你不要插嘴。”弘晏扭脸道。

弘晋:“我也不想听,可是你的声音太大,传进我耳朵里了。”

“我——额娘,你看大哥,他不讲道理。”弘晏拽一下石舜华,提醒她管管。

石舜华拾阶而上,闻到肉香:“你不饿了?”

“我……”弘晏正想说不,蹄髈的味道钻进鼻子里,回头瞪弘晋一眼,哼一声,跑去隔壁西暖阁。

弘曜见状,也回头瞪弘晋一眼。

弘晋倍感好笑:“看来以后是不能呛弘晏了。”

“他俩还是小。”石舜华笑道,“再过两年大了,就知道你跟他开玩笑。”随即转向太子,“今年夏天汗阿玛还去畅春园吗?”

太子:“肯定得去。怎么了?”

“讨源书屋住不下了。”石舜华道,“咱们去年去畅春园,弘晋就跟弘皙睡一块,今年又多了这个小懒货,总不能叫他跟咱们住。”

太子仔细一想:“孤回头去找汗阿玛。”

翌日下午,太子把康熙交给他的事处理完,就去乾清宫找康熙,商量修葺讨源书屋一事。

康熙有时候想一出是一出,比如早年把大儿子和三儿子送出宫,养在外臣家中。后来又把十二皇子送给太皇太后的宫女苏麻喇姑养。还有在胤禩十来岁的时候,他都不知道安亲王的外孙女是好是坏,就把她许给胤禩等等。但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时,康熙又异常理智。

正是这么矛盾的一个人,听太子说弘晅很懒,从太后那里回到乾清宫一边想着“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边又琢磨怎么把弘晅的懒病改掉。

太子到乾清宫看到他爹撑着下巴,眉头紧锁,以为出了什么大事。问清之后顿时无语:“汗阿玛,等明年弘晅会说话,会走会跑了,还这么懒,儿臣打也得给他打过来。”

“不成!”康熙道,“弘晅还小,你得好好跟他说,千万不能打他。”

太子很想叹气:“好,儿臣谨记。弘晏和弘曜鬼主意多,到时候儿臣就把弘晅交给他俩。”

“不能交给他们。”康熙道,“他俩太皮,朕可不想又多个皮的上天的孙子。”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不你自己教?太子险些没忍住:“交给他额娘。若是改不过来,儿臣就和太子妃再生一个。”

康熙:“太子妃不错,交给她朕放心。”

石舜华的庄子上的工匠做出玻璃镜子,康熙打算过个一年半载跟太子说,把做镜子的法子交给内务府。

期间,有一天康熙嫌紫禁城里闷,就出去透透气。晃悠到五谷丰登门口,看到里面人很多,康熙不禁感慨一句,老二的媳妇会做生意。

梁九功当时也没多想,就说五谷丰登换主子了,如今是四贝勒、七贝勒和八贝勒的铺子。

康熙听到很意外,便问梁九功好好的店怎么突然给他仨。

梁九功知道这事还是听王以诚说的,而王以诚自然是听晋江说的。于是,梁九功就把他仅知道的说给康熙听——金玉满堂四家商号养的工匠弄出玻璃,太子妃忙不过来,才把铺子盘出去了。

康熙早年最穷的时候国库一度只有百十万两银子,到年底盘账,所有的算一块也不过三百多万两银,其中一部分还不是现银。以致于深刻体会到当家难的康熙想起来自己当家的儿子们,就会问问儿子们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毕竟,以前有不少王工大臣管朝廷借钱度日。

胤禛等人自然不好意思跟康熙叫穷,因为内务府给的安家银子着实不少。

一众儿子都说没什么困难,康熙不信,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要银子买。便就派人去查,查到儿子们不但在自己庄子上种粮种菜,还养鸡养鸭养鹅留着府上吃。

康熙觉得儿子们长大了,同时也心疼以往只知道吃,甚至连韭菜和麦苗都分不清的儿子们居然知道种菜养鸭了。可儿子太多,康熙不好拿国库的钱补贴儿子,心里就有点不大舒服。

听梁九功那么一说,康熙当时就觉得太子妃懂取舍,不贪,还知道帮衬太子的弟弟们。登时对太子妃满意的不得了,还不忘指着五谷丰登店跟梁九功嘚瑟:“太子妃不错,朕的眼光也不错。”

这一点梁九功不得不承认,当初他听说太子妃的相貌平平无奇,还曾替太子委屈过:“您的眼光自然是最好的。要不要进去看看?”

“进去看看。”康熙走进五谷丰登店,见里面全是些瓜果蔬菜,有许多他都叫不上名字,暗暗点了点头。

在铺子里站一刻钟,看到差不多有十两银子进账,忍不住佩服太子妃做事大气,这么好的铺子,说盘出去就盘出去。回宫后再也没提玻璃方子的事。

太子不知道这件事,看到他爹的表情不像作伪,有点诧异。不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相信石舜华能把弘晅的懒病治好,就替石舜华推了:“如今添了小五,儿子在畅春园的住处就有点小了。”

讨源书屋修成时,康熙去看过几次,唯恐委屈了嫡子,仔细回想一遍:“弘晅没地方住?”

“是的。”太子心想,他爹知道这事就好办了。

康熙:“你那四个儿子都不小了,叫他们跟十四,小十五住去。不过,以后太子妃再生还是不够,回头跟内务府说一声,再修几间吧。”

“那弘晏和弘曜的师傅呢?”太子道,“他俩如今在上书房跟弘皙一处,到了畅春园也一样?”

康熙道:“弘晅的懒病如果治不好,太子妃又没能再给你生一个嫡子,等他俩十岁的时候,朕给他们另找师傅。按照你前年说的,由他俩抓阄决定。”

“还有一件事。”太子道,“您跟儿臣说南巡的事,昨儿晌午吃饭时,儿臣不由得人说出来,太子妃也想去。她,主要想看看杭州、苏州、江宁和扬州的几家铺子。”

康熙:“弘晅这么小能坐船吗?”

“咱们启行去江南时,弘晅也有五六个月大了。”太子道,“奶嬷嬷说可以。”

康熙:“那就一块去,出了山东多走水路。”

“山东?”太子疑惑,“您这次南巡先去山东?”

康熙道:“这次的路线跟朕第二次下江南时的路线差不多。从京城出发直接道德州城外的教场,在山东境内大概会停留半个月,然后再去江浙。”

“您都设想好了?”太子惊讶道。

康熙笑道:“朕又不是第一次去江浙,用不着想。”

“……儿臣一时没想到。”太子假装不太好意思,“那您什么时候启行?”

康熙:“这个朕还没决定好。会提前跟你们说的。”

太子闻言,便行礼告辞。回到东宫就跟石舜华说这件事。

石舜华心里面想的是该怎么修葺讨源书屋。好在当初修讨源书屋时的图,内务府那边还留着。

拿到图纸以后,石舜华照着描一份,然后就把她想修改的地方圈出来,又令新来的宫女阿鼓把她的要求写下来,送到内务府总管手上。

“主子,八公主和十公主来了。”小顺子的声音在外门响起。

阿阮打开门,石舜华抱着懒儿子出来,看了看日头,“太阳快落山了,她俩怎么来了?”

“奴才没问。”小顺子道,“在惇本殿西暖阁。主子,上书房快下课了,奴才去请十三爷过来?”

石舜华:“不用。八妹在我面前不敢大声说话,十妹都不敢正眼看我,她俩能来找我,不知道犹豫多久。我去看看。”把小儿子递给奶嬷嬷,头上一痛,石舜华眼角的余光看到小儿子攥着她一缕碎发,连忙抱回来,“这个小混蛋,醒着也不知道睁开眼,我还以为睡着了呢。”话音落下,小孩睁开眼,一脸迷茫,仿佛在问,额娘,你干嘛打我屁股?